返回第193章 那达慕和演习(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同崇祯进行了一场交心的谈话之后,海兰珠的心情明显开朗了不少。一直以来她最为担心的,还是当明国在同后金的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之后,科尔沁部、战败的女真人、还有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将会迎接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海兰珠宁愿冒险入关,也不听从黄台吉的邀请去沈阳,这一举动在实质上就已经表明了,即便女真人数次击败明军,夺了辽东建基立国,但是蒙古人里面还是有不看好女真人能笑到最后的。

    既然海兰珠认为明国在这场战争中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在陪同皇帝巡视了天津、唐山等地之后,她对于明国的取胜就更没有什么怀疑的了。

    那么一个消灭了后金国的明国,还会不会和从前一样,愿意和他们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平相处呢。从明国这两百余年的历史来看,武力强绝的太祖、成祖时期,可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彻底征服草原的想法。

    如果现在这位崇祯皇帝能够凭借武力消灭后金国,也就代表着明国的武力重新回到了历史的顶点。拥有这样强大武力的明国,草原上还有什么部族能够抵挡?

    以明国皇帝的无上权威,如何对待他们这些失败的蒙古诸部和女真人,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因此了解崇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于蒙古人和女真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想法,对于海兰珠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身为蒙古科尔沁部的女儿,她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和族人,并不愿意见到他们被明军毁灭的未来。但是进入明国以来,明国普通百姓对于关外民众的排斥,让海兰珠深感震惊。

    是的,这些普通的汉人百姓,不仅痛恨女真人,也痛恨蒙古人,甚至于连关外的汉人也痛恨上了。在他们的心目中,关外就是蛮夷之地,跑到蛮夷之地去讨生活的汉人,不是罪犯就是在家乡混不下去的二流子。

    普通明国百姓对于关外之人的歧视,让海兰珠忧心忡忡,她担忧明国的皇帝也有这样的看法,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才能让皇帝扭转对关外之人的偏见。

    不过随着陪伴崇祯北上,和这一次的坦诚对话,海兰珠总算是放下了心头的隐忧,接受了崇祯对待蒙古和女真人的想法,将汉人、蒙古人、女真人都纳入中国之内,大家都成为中国的一份子,用法律取代刀剑来解决各族之间的纷争。

    崇祯的想法这也许会让某些梦想恢复黄金家族荣誉的蒙古人感到不满,但是对于海兰珠来说,族人安宁和平淡的生活,比所谓的蒙古人的荣光更为重要。当然,也许她那个远嫁沈阳的妹妹会有不同意见,但是现在海兰珠的心情却是极好的。

    有了崇祯的交代,海兰珠处理那达慕和部族向她求助的事务时,显得更为得心应手了。

    就在两人谈话之后的第二天,和正在修建的承德城堡隔河相望的一处平原处,由明国皇帝召开的那达慕大会终于召开了。

    关门36部中依旧效忠于明国的19个大部的台吉们,依附于这些大部的小部族首领们,被明国迁移到张家口以东地区的部族首领们,一些迁移到此地的汉人移民,驻扎在承德的明**士,还有一些从关内赶来的商人们,将近数万人聚集在这处开阔的平原上,参加了这一次的那达慕大会。

    这大约是蒙古右翼各部数十年来第一次,召开的这么大规模的那达慕大会,也是最为热闹的一次大会。

    凭借着明**队后勤部门和商人的强大物资运输能力,提供给参加那达慕大会部族用以交易的货物,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丰富。

    虽然农历十一月的承德,白日的气温已经降至10度左右,晚上更是达到了零度以下。但是因为明**方提供的帐篷和其他取暖用的物资,参加大会的人员们并没有出现挨冻的情形。

    海兰珠带着自己的侍女和那些部族首领随行的亲眷们,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