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1章 以大欺小的海战(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本人所称的濑户内海,指的乃是本州及四国岛之间的这段海峡。濑户实是指狭窄之意,这段海峡最狭窄处不过5公里,最宽处也不过55公里,中间又有无数小岛,这濑户两字倒也十分相称。

    在东协北路舰队占据了九州岛和本州岛之间的关门海峡,东协南路舰队占据了九州岛和四国岛之间的丰后水道,四国岛和本州岛之间的纪伊水道、大阪湾之后,效忠于幕府的西国诸侯的水军,便只能藏身于这一条东西长400多公里的濑户内海之中了。

    濑户内海地区气候温暖少雨,原是一条非常安全的内海航道,而沿着濑户内海两侧沿岸及内海中的小岛,因气候关系倒是成日本最大的晒盐场地。

    上关、津和、蒲刈、忠海岛、韬浦、日比、牛窗、室津,正是这段海峡内较为重要的一些港口。不过濑户内海中最为重要的武力,还是西面以广岛为中心的安艺水军,和东面以淡路岛为中心的淡路水军。

    战国时期,日本水军最出『色』的时期还是在织田信长掌控天下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日本水军发展出了小早船、关船、铁甲安宅船三只大小匹配作战的船型。随着织田信长的去世,日本水军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在朝鲜万历战役之后,日本水军实力大损,再加上德川家康更希望分割九州岛和本州、四国的联系,因此一直严格的控制各藩大船的制造数量。当东协联合舰队把西国诸侯最后那点水军关进濑户内海时,这些臣服幕府诸侯手中的船只,不要说安宅船,连中等大小的关船都很少,只有一些小早船维持着海上的安全。

    不过凭借着海峡内无数的岛屿,联军的大船终不敢轻易进入,因此幕府方的诸侯们还能勉强控制着海峡内的大部分地区。

    只是当九州岛全境沦陷的消息传来,幕府方的西国诸侯们终于坐不住了,作为幕府方在西国的代表,阿部正次不得不接受了西国诸侯们的请求,令大阪船奉行小浜光隆,和德川忠长家臣同名的幕府西国水军统领,想办法打退大阪湾一带的联军舰队,好让他们同京都之间的道路联通起来。

    小浜光隆迫于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纠集了以安艺水军为首的濑户内海各藩水军,又联系上了德岛藩,要求对方派出淡路水军,准备集合濑户内海的水军主力,同大阪湾内的联军舰队拼力一搏。

    但是小浜光隆也很清楚,不管是从村上、来岛水军演变而来的安艺水军,还是德岛藩名下的淡路水军,因为常年疏于训练,现在的战力已经远不如从前了。

    更别提,日本水军在水上交战的主要武器是铁炮,可是在幕府的严格控制下,西国各藩保存的铁炮数量一直在减少,外国进口的*和铅块也被幕府垄断着。水军既缺乏训练,又缺少铁炮,自然也就难以和拥有大炮的联军大船对抗了。

    不过现在正是西南风转东北风的季节,只要抓住西风刮起的日子,他们还是可以采用最为古老的水战手段,那就是火船战术。水军手中拥有的诸多小早船,只要稍稍改装一下,就能作为火船使用。

    小浜光隆和手下商议了多日,决定在赤穗藩南方的群岛海域内实施火船战术。小浜光隆将计划转告了德岛藩,希望淡路水军能够将大阪湾内的联军舰队主力引至群岛狭窄的航道内,然后占据了上风位的安艺水军施放火船,将联军舰队重创于此。

    小浜光隆的计划虽然不错,但蜂须贺家政收到了这份作战计划之后思考了半天,认为对方即便击败了明军在大阪湾内的半只舰队,也无法取得制海权。反而会令明军的怒火集中到德岛藩身上来,在见过了联军舰队的规模之后,蜂须贺家政并不希望和这只舰队开战。

    于是蜂须贺家政很快就将这份计划送去了大阪,而许心素看过了这份计划之后,便派人和德岛藩进行了联系,要求蜂须贺家政继续配合小浜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