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决心重整吏治,藉宣府之案,谕告天下,还百姓之一个廉洁之治。
宣府之案,应有刑部、吏部、大理寺三堂会审,由刘鸿训刘爱卿为总审官员,为民所清,故应公开会审,朕以为可在午门开设刑堂,选京畿中之德望百姓及各地推举之道德品质俱佳之文士现场观止。国子监、文学馆学子均需到场,在京三品以下官员亦须前往,朝廷塘报须讲此案详细记录,派发各地方官员知晓。
各地官员则选取口齿伶俐之人于乡间野里宣讲,务必使大明百姓知朝廷整治吏治决心。文震孟!”
“臣在!”
“尔所主事之塘报,不仅让官员学子等人所知,更需让百姓们知晓,将此案以及朝廷整治吏治决心和其他利民整治详细记录刊发。”
“臣遵旨!”文震孟恭敬回答道。
夏云最后高声说道:“众位臣工,须谨记此案之教训,戒忌试行,万望以国事为重,朕将与相关部院会商改革吏治、根除根本之举,万望众爱卿各司其职,为大明、为百姓、为国家社稷,全心尽力治理政事。朕相信只需我等君臣上下一体,便可复我大明盛世天朝!”
只听下面一片山呼万岁之声。
六天后,宣府贪污案审理告破,按照夏云的谕旨,刑部、吏部、大理寺等在午门那里摆了一个大大的公审刑堂,京畿选派德高望重的士绅、百姓,各地推荐来的学子,加上在京的官员,好家伙整整差不多近万人到场,真正一个万人公审大会,老百姓和官员们对于这样的公审倒是很是好奇,有些好事者还纷纷地将此案的故事便成了各种的歌谣到处传唱,让此案成为各地茶馆里面说书先生日常节目。
最后经过审理,马士英被判腰斩、河南巡抚玄默、山西巡抚刘乔守斩立决;其余一干官员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为奴的为奴,监禁的监禁,此案涉及两省、三府十四个县,共四十多名官员入狱,其他小吏不计其数。一时间朝野上下雷霆震动,多数士林学子,豪门大儒对于夏云皇帝此举甚为称赞,各地的百姓特别是案发之地百姓无不拍手称赞,那些从新补发灾款的百姓更是将夏云皇帝画像顶礼膜拜,自万历以来大明朝廷失去的百姓民心通过此案已逐步恢复过来,老百姓庆幸大明出了好皇帝。夏云为自己下一步改革争取了很好的民心,也为下一步行动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可夏云却乐不起来,他思量这吏治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说实在话这喊口号容易,实施起来就难了。
大明的吏治非一朝一夕能够轻易治理的,说到底要从大明的官员俸禄,也就是薪水谈起,而这要从太祖皇帝说起来:太祖皇帝即位的时候,大明刚刚初定,百废待兴,故百官俸禄以低廉为上,显示出官为民仆的原则,加之严峻苛刻的刑法来监督百官。
从太祖到天启年大明百官的俸禄根本都没有涨过多少,太祖又把官吏的傣禄定得出奇的低,如洪武二十五年确定的文武百官的年俸,最高的正一品只有一千四十四石(米,部分折成钱支付),最低的从九品为六十石,未入流的为三十六石。布政使是从二品,知府是正四品,知县是正七品,年俸分别为五百七十六石、二百八十八石和九十石。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年俸是二百五十二石。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惯例,官员的部分幕僚、随从的报酬和部分办公费是要在年俸中开支的,所以官员们依靠正常的俸禄无法过上舒适的生活,低级官员更连养家活口都有困难。相比之下,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有一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还不包括其他各种赏赐。
到崇祯元年,大明的物价上涨的利害,陕北的米价在每石六两到八两银子的超高价,所以这些官员们的薪水根本不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在为了自己的官位和政治前途,必须要迎合上级官员喜好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