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赫拉克利特(第1/3页)  无限神战之公主收藏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品行是一个人的守护神。——希腊唯物主义贤哲,爱菲斯派的创始人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是该城世袭的祭司王的后裔。他所属的爱菲斯学派是古希腊哲学里的一个异数,它没有压倒一切的优势,但它存在着,对其它那些一心就想着分析分析再分析的学派来说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解毒剂。祭司王族出身的赫拉克利特自视甚高,喜欢鄙薄别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最优秀,我看就抵得上一万人。他敢于反对一切传统权威,也不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耳特弥斯神殿附近隐居起来。跟小孩们玩游戏。旁人围观,他说:“混蛋,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难道不比参加你们的公民生活更好吗?”波斯国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不能到波斯去,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当爱菲斯城邦放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时,他说爱菲斯的成年人应该把他们自己都吊死,把他们的城邦让给未成年的少年去管理,因为他们放逐了赫尔谟多罗,放逐了他们中间那个最优秀的人,并说:“我们中间不要有最优秀的人;要是有的话,让他到别处去和别人在一片吧。他对所有的显赫的前人们,除掉一个人是例外,都曾加以抨击。该当把荷马从竞技场上逐出去,并且抽他一顿鞭子。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能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能很远。博学并不能使人理解什么;否则它就已经使赫西阿德、毕达哥拉斯以及色诺芬尼和赫卡泰理解了,毕达哥拉斯……认为自己有智能,但那只是博闻强记和恶作剧的艺术罢了。唯一免受他谴责的例外便是条达穆斯,他被赫拉克利特挑选出来认为是一个比别人更值得重视的人。因为条达穆斯说过:“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坏人。最后他变得十分厌恶他的同胞,并流浪于山间,靠吃草根树皮维持生活。结果这种生活使他在60岁那年得了水肿病,于是他返城求医。但有晦涩哲人之称的他临死之际还跟医生玩了个哑谜,问他们能否在大雨之后使大地变干。医生弄不懂他的意思,于是他让自己在阳光下曝晒,然而不见效。他又在一个牛棚里用牛粪把自己埋起来,希望牛粪的温度能排除体内的有毒湿气,第二天他去世了,时年60岁。传闻说他死后被野狗吞食了。

    赫拉克利特写过题为《论自然》的著作,分为:论宇宙、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他把该书藏在阿耳特弥斯神殿里,而且故意把书写得非常晦涩,希望只有行家才看得懂。然而该书为他获得了巨大名声。只可惜该书大多已失传,现只留存130多段残篇。他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象火焰一样,是由别种东西的死亡而诞生的。世界也是由火的变化生成的。火在按规律燃烧着,熄灭着。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火的转化是:“首先成为海,海的一半成为土,另一半成为旋风。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只能期待永恒的变化,而永恒的变化正是赫拉克利特所信仰的。他认为事物在不断变化,所谓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永远不会相同。在变化中唯一不变和确定的是普遍而最高的理性,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觉察到那种理性,但它对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并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变化中认识到对立统一和斗争的道理。一切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