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改变未来(第1/3页)  改变199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资本家如果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会不顾一切的去追逐。

    如今最多是挨一顿揍,或许就能让家里多赚几十万上百万,林风便冒着被林宏新痛打一顿的风险,说出了他的理由。

    “农贸市场是咱们穆河市最中心的地块,北边是中俄商厦,南边是最繁华的新华大街,西边是大片的居民区,东边就是长途车站。论繁华,这里是穆河第一,以后无论城市怎么扩张,都要以这里为中心,往四面扩散。”

    “咱们穆河市没什么工业,主要是靠农业和对外贸易来支撑。不论是农民还是俄罗斯人来穆河县城买东西,农贸市场都是第一个落脚地。这一点优势就足够吸引人的,将来不论什么买卖,一定会瞄准这里的门市。可以说农贸市场就是咱们穆河市的黄金地段,两万元一股实在太便宜了,将来一定会暴涨的。”

    林风侃侃而谈,其实没什么条理。他之前倒是从来没想过农贸市场的门市为什么会涨的那么离谱,但一旦脱口而出,自然而然的就把之前跑业务的经验和口才施展出来,尽管仓促,也颇有一定的道理。

    林宏新虽然初中毕业之后就下了矿井当临时工,脑子却很管用。他本来要发火,可听了林风这一番分析,还觉得挺有道理。

    李秀丽根本没去听林风的话,在她看来,儿子永远都是小孩子,怎么可能懂得这些。

    “瞎说什么!你懂啥,快吃饭。”李秀丽训斥林风。

    林风无奈的继续扒着饭,不过看到林宏新若有所思的样子,他知道方才那一番话没白说。

    吃过饭,简单收拾了一下,全家人下楼去爷爷林文堂家。

    冬天很冷,坐进林宏新花了七万多买来的二手桑塔纳2000里,林风只觉得浑身都被冻透了。

    林宏新开药店赚了钱之后,第一个添置的大件是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铃木k125大摩托。

    林风还记得那时候林宏新开着蓝色的大摩托,前面载着二儿子林山,后面是妻子李秀丽,而林风则被夹在父母中间。一家四口骑着大摩托呼啸而过,不知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目光。

    现在林宏新年纪也大了,钱也赚的多了些,鸟枪换炮从摩托换成汽车了。

    林宏新这辆二手桑塔纳是李秀丽的三妹夫崔石卖给他的,在九五年的穆河县城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车子了。

    坐在车里,林风一路看着窗外的景物,这些少年时期的风景早就模糊,此刻一一重现,让人感慨万千。

    林文堂住在物资局的家属楼,这是穆河最早盖起的居民楼,从那以后才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少的楼宇。

    九六年穆河市从县升为市之后,开始大力的开发土地,最初是各个单位大兴土木建造家属楼,后来才有私人开发商成片的开发商品楼,掀起了一波持续十年的土地开发热潮。

    可惜的是,地产的繁荣只是穆河经济的一个侧面,在轰轰烈烈的开发大潮中,暴露出来的更多是穆河经济单一落后的诸多问题。

    缺乏工业支持,单靠农业和边贸的穆河地处黑龙江东南边陲,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交通不方便。

    穆河距离省会哈尔滨七百多公里,连接两地的火车每天只有一趟,逢站必停,要走整整一个晚上,用东北话来讲,完全是一路“轧悠”着走的。

    穆河的公路交通此时还没发展起来,连接穆河到东部重镇牡丹江和省会哈尔滨的国道尚未开工,无论是物资输入还是原料输出,都受制于交通的不便,这就使得商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局限。

    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虽然搞的如火如荼,却因为摊上一个穷的叮当响的邻居城市,再加上得不到国家政策的倾斜,跟同属国家级贸易口岸的黑河和绥芬河比起来,始终逊色不少。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因为经济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