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回 刘邓笑谈治国经 世雄洒泪离故乡(第1/3页)  雾镇歼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仅仅解放了三天的江石,到处是一番清新的景象。

    刚刚被解放军接管的雷驹团部,传来解放军操练的口号、步伐声。

    身着便装的石精忠、陈文礼,今天特意带着警卫员“小山东”到街上“赶集”。

    刚走到场口,便与熊雨之、李正和一个打拌入时的年轻女子相遇了。几人寒喧过后,熊雨之指着这个年轻女子向石精忠一行说道:“我介绍一下,他叫芮腊梅,刚从重庆大学读书回来,是中共预备党员”又转身指着石精忠、陈文礼说道:“这位是石连长,这位是陈指导员,这是连部警卫员小山东。”

    一行六人有说有笑很快来到了集镇。

    农闲季节,今天又篷赶集,一镇八乡的农民听说已经改朝换代了,从三二十里路外背着鸡牲鹅鸭、山珍野味、干货药材等物品,纷纷来到这里赶集。

    “腊肉2块钱1斤、方竹笋3块钱1斤、干天麻8块钱1斤”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熊雨之带着石连长、陈指导员不知不觉来到了繁华地段,陈文礼说道:“江石镇的赶场天还真有些热闹,难怪这里从前是南、乌、道三县联防大队驻地,国民党和土匪山大王都亲睐这里,原来这里有这么富集的物产供他们挥霍呢!”

    正在这时,话务员匆匆忙忙跑来报告:“连长、指导员急电。”

    石连长和陈指导员看了电报内容后,把熊雨之叫到一边轻声说道:“接上级紧急通知,我与老陈明日到县城开会,现在我们回驻地了。你与同志们紧密配合要继续深入发动群众,部队会支持会你们工作的。你不是问下一步工作吗?这就是下一步的工作!”

    地平线上,太阳像羞涩的姑娘一样慢慢腾腾的露出红红的脸蛋。

    大地上一片雾气芒芒,树枝、菜叶、小草枯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

    护城河边矗立着高大躯干的柏树、杉树、法国梧桐,人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清晨,从旧政府县“衙门”里前前后后走出了一群身着军装的解放军将领和两个身穿制服的中年人。走在最前面的“向导”是地下党中共南江县委负责人刘中一、代理县长李自力,紧随其后的是解放军二野刘司令员、邓政委、李参谋长,他们身边还跟随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汉子,他是二野作战参谋周远志。三兵团陈司令、谢政委,炮团李洪层团长、孙亮政委走在了最后。

    他们一行刚出大门几步路就遇到了风尘仆仆赶到的石精忠、陈文礼,两人向各位首长举手敬礼:“报告各位首长,我们二人奉命前来报到。”

    李洪层轻声说道:“先随同我们一起走一走,听听首长们的指示。”

    边走,刘中一向各位首长介绍到:“坐落在金佛山山麓的南江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又是一个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地方,红二、六军团就曾经在这里活动过,大革命时期这里的农民运动又发展得如火如荼。当然这里也是军阀、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远的不说,抗击元朝入关的战斗、明末清初张献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及民国时期的大小军阀都曾经在这一带摆开战场撕杀过,可是这些人后来都没有在这里立稳脚跟哟。”

    刘司令员接过话头说道:“是啊,这些例子很生动哟!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汲取深刻教训,不走群众路线是站不住脚的,同志们你们认为是不是这样呢?

    大家异口同声的答道:“那当然呢!”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来到了护城河边青条石砌成的古城墙边。

    邓政委指着古城墙说道:“这些都是记载着历史兴衰的文物,要完整的把它保护下来,你们能谈谈对这些文物的吏实记载呢?”

    教书先生出身、曾教过历史课的刘中一接着叙述道:“据史书记载:这堵围墙建造于明代,是为了抵御元军南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