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遥远的伏笔 (8)(第2/5页)  文革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春桥还利用自己的影响,把姚文元的文章推荐给《文汇报》。那个时候,《解放日报》、《文汇报》都是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报纸。在这两种报纸上经常看到姚文元的文章,对姚文元后来的“出名”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这一时期姚文元发表的主要文章有:《胡风文艺思想的反动本质》、《胡风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批判胡风唯心主义历史观之一》、《胡风污蔑劳动人民的反动观点——批判胡风唯心主义历史观之二》、《胡风反对有组织有领导的阶级斗争——批判胡风唯心主义历史观之三》、《给胡风的两面派手腕以十倍还击!》、《用最大的决心粉碎胡风反党集团》、《认清敌人,把胡风反党反革命的毒巢彻底捣毁》、《胡风反革命两面派是党的死敌》、《彻底清除隐藏的两面派反革命分子》、《要用铁的心肠消灭敌人》由于姚文元对胡风的著作十分了解,所以他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胡风著作中的观点,然后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样,姚文元的文章就不同于其他一些人的文章。他是在了解胡风著作的基础上写的,自然不那么空洞。这个时候,姚文元真的从少年时代读胡风的著作中得到了“好处”。不过,这种好处却是在他批判胡风中得到的。这一点,可能连胡风本人都没有想到。而且,随着中央对胡风问题定性的升级,姚文元文章的调子也就跟着升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姚文元完全不是什么纯粹的文人,他的政治嗅觉是很灵的。姚文元一时云端里吹喇叭——鸣(名)声远扬了。

    然而,他的“后院”忽然起火。

    原来,潘汉年因受“高饶反党联盟”问题的牵连而被中央定为“饶(漱石)潘(汉年)杨(帆)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之一,而潘汉年是姚蓬子的入党介绍人!55年4月,潘汉年被逮捕后,中央给潘汉年定的是“包庇特务、叛徒”的罪名,这也使经潘汉年介绍入党后又叛变的姚蓬子的问题突出出来。在中宣部和中共上海市委的过问下,55年5月,也就是姚文元批胡风正起劲之时,上海市公安局审查了姚蓬子的问题。5月底,姚蓬子以“胡风分子”和“潘汉年反革命集团分子”的双重身份,被公安部六局逮捕,押往北京审查。这对姚文元、对别人都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批判胡风的“青年英雄”的父亲,竟然是“胡风分子”,而且还是“潘汉年反革命集团分子”!紧接着,卢湾区委审干办公室对姚文元审查了。姚文元一口咬定,当时不知道姚蓬子的叛变问题(可信),后来知道后,便与他划清了界限(不大可信)。他说,对于父亲与胡风的来往,他并不知道(不可信),因为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学生,不懂得成年人之间的事情。他说,他读过胡风的书,但他是批判地读的(大不可信)。但是,姚文元仍被列为卢湾区委的重点审查对象。

    姚文元为表明自己和家庭划清界限,就此住在单位不回家了。

    55年11月,审了一段时间后,除了“叛党”这个旧账之外,没有审出姚蓬子与“胡风反党集团”、“潘汉年反革命集团”有联系的问题,于是被送回了上海。姚文元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此时开始回家,并继续写批胡文章。

    55年12月20日,卢湾区委审干办公室给姚文元写了一个审查报告。报告中说,姚文元的父亲姚蓬子与胡风、潘汉年关系均很好,并有往来。姚文元也与胡风、潘汉年见过面,但姚文元未向组织汇报。反胡风斗争开始后,姚文元也没有把这种具体情况揭发过。解放前,姚文元经常阅读与研究胡风的书,解放后同样买了很多胡风的书,但从未批判过。反胡风斗争开始后,姚文元还把胡风等的书籍放到外面公开的书架上。姚文元曾认为胡风是进步的。对胡风诬蔑党的文艺领导同志的言论,姚文元也认为是对的。

    对姚文元的审查就此结束,既不算好也不很坏。

    然而,姚文元批胡前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