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策论新法(五更,求订阅)(第2/2页)  寒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读书人而言最珍贵的不是别的,而是书籍,而这些大户人家的子弟就有了天生的优势,家底丰厚,见识也就广博,随口而来的许多典籍记载别说是他,就算是书名都没听过。

    诗赋一一当着众人的面展‘露’了出来,周围观望的学子也对这些‘即兴’的诗赋评头论足。

    在其中也不乏许多课业扎实的学子,诗赋好坏一听便知,每当一首好诗念出周围便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就算是过年的时候戏会都没有这么热闹。

    单单是文斗周围的气氛已经这么热闹,接下来的关键是武斗了,也就是策论,这不单单的儒学功底的问题,还涉及到为政之道,说白了也就是国计、民生之策,一般读书人很少涉及这一方面,但相对于大户人家出身的子弟这些却直白了许多,因为这些无非也就是他们平常家中经营之事。

    “策论之题由学子自行商讨,本司计只论公正!”随着司计的话音落下,顿时周围响起一片议论之声,所在的明学斋也同时议论开来,围绕这唯一入选的黄姓学子纷纷给出建议。

    见周围的情形有些‘乱’的迹象,那沈文伦长身而起,朗声道:“当今参知政事王相公推行新法,不若就以新法中某一项作为策论之议题,如何?”

    “可!”

    “可!”那参与策论之人纷纷同意,最后将策论之议题定在了青苗法上。

    这个对于范铭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记得大学的时候他还专‘门’做过这项措施的论文,青苗法,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王安石变法的关键内容之一。

    唐代宗时已有此名,“税青苗钱以给百官俸”。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部多戌兵,苦食少,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余粮”,称之为“青苗钱”,王安石又在鄞县实验,效果良好。

    学者梁启超说,青苗法之创设,“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