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谈的进程是没有帮助的啪啦啪啦。
读罢书信,王浩又拿出上次那封书信仔细比对了一番,确定这信应该都是萧后亲笔所写。
对于萧后的两份书信中前后态度的转变,也是想当满意,不过对与她提出的建议,自然是被无视的。
于是,在回信中首先提出,这样的遣词造句,才是真正出自大司农的手笔,心里有什么就写什么,才是真性情。
然后又扯了一番关于辈分上面的话题,既然您不想当太奶奶,那这兄弟相称的事恐怕就不能成了。
至于见面的事,虽然本大司农也挺想你的,但还是稍微缓上一缓,本大司农最近挺忙的,确实抽不出时间,再者,书信来往也是一样可以交心的嘛,只要大家以诚相待,便是有千山万水相隔,心也是近在咫尺的,笔友之间,也是可以有纯洁的友谊的
最后,那榷场开起来之后,关于日后管理方面的事情,最好也参照先前本大司农提出的具体规划来执行,不知道萧女士能不能接受。
这次的回信,废话稍微多了几句,还重点回顾了俩人初次相见时的情形,言词之间,已经有点像是给多年老友写信的味道了。
回信仍有辽国派来的信使带回,因为辽国信使过来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几乎是被一路盘查过来的,所以这回王浩特意派遣了一个向导护送。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俩人不断以书信的方式交流感情,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对志趣相投的笔友。
每封书信,王浩都一贯保持着幽默风趣,诙谐又不拘一格的风格,每每还会扯上几句有的没的,再顺便拉几句家常。
然后对面的回信,也会渐渐地写上几句家长里短的琐事了,于是,俩人的感情也随之迅速升温,渴望面谈的心情也愈发的迫切。
既然感情已经成熟,大司农便也开始考虑再次北上的事情了,准备先去一趟析津府,把榷场的事先给定下来,另外按照先前约定,辽国答应先把涿州让出来的,这事也应当与榷场之事同时进行。
然后再顺便去规划好的榷场所在地考察一番,之后就应该投入资金,大搞建设了。
这次和议的进程,除了赵老大,就只有政事堂的几位宰辅以及少数重臣知道,倒也没有太大的意见,能谈到先让辽国方面让出涿州,赵老大还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只要辽国驻扎在涿州的大军一动,西北党项那边,必定会有所反应,尽管上回派出去的另一个使者又被扣押在银州城了。
但只要辽国那边一动,党项部族的内部,必定会有所松动,只要有所松动,那形势对宋国而言就会大不一样,重新收复银州也成为可能。
还玉这几天的心情很差,因为她男人瞒着她交了一个笔友,而且还是异域美女,现在竟然还提出要去奔现,怎能不让人糟心。
不过主要是那地方太危险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让她娘俩怎么活。
只是这演技,过于浮夸了,显得那么的不真实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