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清廷腐朽洪秀全起义建太平天国(第1/3页)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洪秀全,广东花县人,自幼聪明好学,志向很大,想考取功名,当大官,刻苦攻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经过多次考试,中了秀才,经过三次乡试,没有迈过举人这道门槛,回家当了私塾先生。

    回家当了私塾先生后,并没有忘记,继续考取功名,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读书,准备再次参加乡试,1843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三年,他又参加了第四次乡试,依然未中,大病一场,从此后心灰意冷,对考取功名丧失了信心,人生失去了目标,萎靡不振,无所事事,拿来传教士给他的一本小书消愁解闷,小书叫“劝世良言”,他从这本小书中得到解脱,从此后他崇拜起了天主教,立志创建“拜上帝会”。

    写下了这样气状山河的诗句:龙潜海角恐惊天,

    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

    飞腾定乾坤。

    他联系了族弟洪仁玕和好友冯云山,把劝世良言给他俩看了一遍,洪仁玕和冯云山和他志同道合,遂,决定创立“拜天地会”。

    1843年,洪秀全把洪仁玕和好友冯云山拉到村边的石角潭边,举行了洗礼,宣布“拜上帝会”成立。

    洪秀全和冯云山分别在广西贵县和紫荆山区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发展教徒显著,到了两万多人,洪秀全在广西贵县发展不大,遂又回家乡教书,在此期间,写了两本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献,“原道救世歌”和“原道醒世训”。后又到紫荆山区和冯云山一块儿传教。又写了“原道觉世训”,拜上帝会的人发展的越来越多,后来,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也参加了“拜上帝会”。洪秀全遂与他们跪拜,结成金兰之好,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

    洪秀全有了理论基础和行动骨干,遂开会研究,把研究的结果,自己和冯云山亲自撰写了行动纲领“太平天日”一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纲领,主要内容是天下平等,有钱同使,有衣同穿等。

    太平天国的理论纲领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是洪秀全结合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后的产物,对于当时身处下层的贫民有着很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1850年年底,拜上帝会发展到了两万多人,官府听说了就要镇压,派兵包围了洪秀全住所,杨秀清听说了,前来救援,把来的官兵全都杀死了。

    洪秀全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和骨干一商议,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国号太平天国,“拜上帝会”成员成为为太平军。

    1851年,太平天国以势不可挡之势发展起来,洪秀全给太平军规定五条军纪:1听从命令 2男女分营 3秋毫无犯 4财产归公 5不得临阵脱逃。太平天国眨眼之间行成了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战斗团体。

    太平天国造反的消息快马飞报京城,皇帝听到这个,比听到外国人进攻中国还要惊慌,外

    国人只要地盘、钱财、利益,而国内人造反,要改朝换代,要,要他的脑袋。

    咸丰派了李星沅为钦差大臣镇压太平军,调集六个省的一万多军队前去镇压,任命广西提督为先锋,太平军同仇敌忾与清军展开了血战,向荣被打得狼狈逃窜,太平军大捷,士气大震。1851年3月,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登基,称天王,随后挥师攻打永安州(今蒙山县)李星沅屡战屡败,连累带吓带急病死。

    咸丰帝,又派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继续镇压太平军,赛尚阿并为改变局势,太平军又战领了永安。

    在永安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东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杨秀清为五王之首,可以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