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赴罗田县、麻城县探查的人回来了,他们此次还带回了一个人。
“禀总管,好消息,盘踞武昌一带的左良玉撤走了,现如今武昌城里只剩下楚王以及府城的少数兵丁,罗田、麻城一带也都是团练在镇守,罗田只有五百团练,麻城稍多,也只有一千人!”
等自己人汇报完毕,张安国将目光投向他们带回来的那人。
只见那人约莫三十左右,穿着一身麻布长衣,左胳膊上还打着一个补丁,浓眉大眼,留着短须,腰间还挂着一口长剑。
“麻城童生汤志拜见总管”
张安国见只是一个童生,心里便有些瞧不起,这时李安国说话了:“二娃,按照我的记忆,此人原本是前往潜山一带拜见八大王的,现在事情有了变化,有了他,罗田、麻城指日可下,可怠慢不得”
张安国赶紧敛声肃容道:“有劳汤先生了,不知先生此来有何事以教我?”
经过汤志的介绍,张安国才知晓了罗田、麻城的事情。
原来自左良玉的大军进驻武昌府以后,其军纪松弛,鱼肉乡里,搞得府城内外一片骂声,加上乡绅地主的盘剥,麻城的里民明承祖、奴仆洪楼先先后组织了里人会和直道会,暗中结连里民、佃户青壮,又勾连了一批对地主乡绅不满的奴仆,准备暗中起事。
原来准备去南直隶拜见张献忠,没想到英山县城也有一股八大王的义军,便转到英山县城来了。
张安国一听大喜,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啊。
“汤先生,这罗田、麻城两县的团练里面可有你们的人?”
“有,虽然人数不多,但打开城门恭迎义军入城还是做得到的”
翌日。
张安国亲自带着前营去罗田了,临走前留下了八十长枪兵帮后营、中营训练步军。
一路上,张安国兴致勃勃,李安国却是忧心忡忡。
所谓里人会、直道会,后世的史书上交代的并不清楚,不过以李安国的看法,他知道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按照大明朝的规制,百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里长、甲长多为丁粮多的人担任,不过到明末后土地多为官绅兼并,正常的纳粮者,也就是中小地主几乎荡然无存,特别是流贼肆掠的河南、安徽、湖北一带,最后多为官绅或者其亲属充任,不过这些官绅多有官身,纳粮的数额远远低于明初的时候。
这样一来,一里之人大多数都是官绅的佃户,正常的里人应该很少了,怎么他们还能有效的组织起来,还堂而皇之成立了什么里人会?
此中必有蹊跷!
那什么直道会就更是匪夷所思了,明末时节,正常的纳粮人纷纷将自己的田地诡寄给大地主、乡绅,自己变成佃户以逃避繁杂的杂税、徭役,或者卖身为奴,给官绅做下人。
这下人可比一般人过得好得多,至少衣食无忧,混的好的还能在外面购买田地,做买卖,要让他们勾连起来结成一个组织反抗自己的主子,不要说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想成功勾连都不可能!
“二娃,你休息一下吧,我有些事想问问这汤志”
占据张安国的身体后,他对一同骑在马上的汤志说道:“汤先生,你能否给我讲讲这直道会、里人会?”
汤志点点头说道:“不瞒总管,罗田、麻城两地,紧邻大别山,历来是民风剽悍,土匪横生之地,两地的良田也多在刘、梅、李、周等大家族手里,特别是刘、梅、李三族互相联姻,同气连枝,堪称鄂东名门”
“嘿嘿,学生便是这梅家嫡支的书童出身,承蒙梅公看顾,在梅家族学学了几年,又跟着梅公学了一身武艺……”
李安国心中疑惑,“你说的这梅公可是原甘肃巡抚梅之焕?”
“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