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论道(第1/3页)  内家拳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有一奇人,本在道观修行,因为朋友抱不平而打死一恶霸,被官府通缉,遂忘却名姓,隐居山中,清修寡欲,以猎为生。其内参五行,外博猛兽,渐悟武学之要。曾在山中从虎口之下救出一山中过客,从此扬名,前来以武切磋者不断,莫有能胜者,故欲拜师学艺者众,但悟性体质俱佳者极少,只得二徒。二徒侍奉奇人终老。

    宋元时期,二徒慷慨从军,奋勇杀敌,其中一徒受伤退役隐藏民间,传徒周桐,周桐传岳飞,岳飞将此功夫命名为心意拳,以拳训练兵士,战无不胜。岳飞后人将其技整理成书,即为《武穆遗书》。

    元灭宋,下禁武令,收缴天下兵器,不许习武,以防叛乱。《武穆遗书》亦消失,从此其记载的心意拳失传。

    另一徒弟守城被围三月,不忍城中生灵涂炭,遂献城投降,被俘后逃跑,改名换姓落发隐居少林寺,将武学绝技以强身壮体之法作为隐藏,编辑成书,即为《洗髓经》《易筋经》,并对寺人宣称为达摩老祖所传。仅从二经内容来看,就是一健体之法,不懂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功夫者无法看出其武学要义。二经书之功夫即心意把。少林寺为了不让外人看出在习武,故以锄头做兵器,以锄地动作为习练之法,故此功夫又称之为锄撅头。

    有好事者看出端倪,为讨赏举报少林寺,少林寺被元军清洗,《洗髓经》、《易筋经》自此亦不见踪影,心意把的功夫随之失传。

    转眼百年过去,天下太平,物阜民丰,世人已不知禁武令,而有欲不劳而获者频出,偷盗抢掠,无恶不作,武者又有用武之地,民间武学逐渐盛行。

    古之武者,或从军,或护院,或护镖,或占山为王,或杀富济贫行侠仗义,或看透江湖恩怨后隐居,或只为爱好而练。但只要是习武者,莫不想争个天下第一,于是武林动荡,自古至今,没有停下一刻。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天下每三年举办一次比武会,称名群英会。拔头筹者得一赤色锦旗,二、三名分别得黑、白色锦旗,上书“天下武宗”,插于自家门前,光宗耀祖,彰显武林地位。依此旗所开镖局、护卫、武学堂等买卖无不兴旺。于是,除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声以外,又有钱赚,这武林动荡更加剧烈。

    话说第四届天下武宗赤旗得主袁树德,练的是祖传36路扑虎拳,与黑旗得主董大涛、白旗得主励志从群英会归来,意犹未尽,故邀请二人同到庄上小住几日,探讨武学之道。董大涛和励志在群英会上输与袁树德也不太服气,故爽快答应,实欲再次交手论个输赢。

    到了袁树德庄上,袁树德先命家人将赤旗插于顺泰镖局门前,引得众里相亲观望,赞不绝口,更是让董大涛、励志不满。袁树德遂命摆酒,三人痛饮,兴起时离席切磋,闹了一宿,天亮后筋疲力尽,皆醉卧于酒席旁。

    第二天三人清醒过来喝茶,励志开口:“袁师傅得赤旗绝非虚名,我是服了”,董大涛也附和。袁树德应承几句,后长叹一声。

    董大涛问:“袁师傅得赤旗还唉声叹气,似有隐情,可说来让我等听听”

    袁树德把茶杯往几上狠狠一按,起身说:“其实这隐情已经在我心中许多年了,今天二位在此,正好请教。我祖上创建扑虎拳后,天下无敌,遂开馆授课,但学徒中有不善者常外出闹事,总得我祖上出面调停。一日几个徒弟被打,捂脸跛脚回来告诉祖上,有一叫花子打他们。我祖上心想这些徒功夫不错,能将其打成如此模样的人,必有深厚功夫,遂跟随徒弟去找那个叫花子。那叫花子打完人早已溜走,众人赶了一程没有追上,但祖上仍然想会一会那叫花子,就让众人回去,自己依然追赶,终于在30里外追上。那叫花子说,是你徒弟欺负我,我才教训一下他们。祖上说,我知道怪我的徒弟,我不是想与你争论对错,而是想领教您的功夫,于是祖上抢手向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