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龙兵过境(第1/2页)  元青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步安置了岛上居民后,刘一凡开始组建岛上组织管理机构,这么多人没有一个得力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出现问题,在办公室筹划一天后,刘一凡拿出了一个具体方案,目前采取平行管理方式,初步划分为农业区,工业生产区,采矿区,生活居住区,造船厂,海洋捕捞及鱼业生产区,盐厂,酒厂,陶瓷加工厂,水泥厂,兵器生产厂,兵部等几大主要支柱产业区,原有生产负责人分别负责新划分厂区建设生产。并开办学堂,将岛上六岁至十二岁小孩集中到一起,挑选识字先生和技艺熟练工匠为老师,开展半工半读教学。之前没有那多人口,所以刘一凡没做过考虑,现在有了足够的人口基数,刘一凡准备用几年时间培训出一大批会认字,懂技术的现代产业工匠出来,以后的摊子越铺越大,不能事事都要刘一凡参与。

    在初步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后,刘一凡准备在这十余万人口中挑选了4000青壮组建岛上第一支正规划的武装力量,这之前一直进行的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应急办法取消,想要打造出一支精兵出来,完全脱岗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这是必需的。伙食上优先供给这4000青壮,从普通居民每日二顿粗粮,一顿细粮,提高到二顿细粮,一顿粗粮,并规划每天至少有一顿鱼或打猎的肉食供应,用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于这个时代勉强糊口的人来说,只要能吃饱,就是不错的生活了。没有充足的肉食供应补充身体所需,高强度训练体能跟不上,基本谈不上精兵什么的,这也是古代精兵很少的原因,肉食成本太大。

    当征兵消息放出,明确每天有一顿肉食后,办理征兵工作的张九门前排起了长队,之前对刘一凡有拐骗嫌疑的抱怨,烟消云散了。每天能吃上肉,这是官老爷才有的生活。为了能供上这4000千张嘴,改善岛上肉食供给,靠打猎和养殖短期内做不到足够的供应,刘一凡只能向海洋伸手,只是现有人工捕捞用麻绳网,损耗太大,一张麻绳网用上两三天就得晒干。利用率过低。要大规模捕捞,后世的拖网是最好的选择,只是现在没有技术能力从石油中提练出来聚乙烯,渔网材料解决不了。刘一凡决定把用铜拉丝做渔网,其实铁或铜拉丝原理也很简单,将铁或铜锻成几厘米细条,经过几次加热拉伸,逐渐达到拉丝规格。原理简单,生产起来并不复杂,只是对设备进行改造。

    一周后,一张二百多米的铜丝绞成的拖网被挂在双体船上,在蒸汽轮机强劲动力带动下,双体船只是沿岛周边转了一会,就拖上满满一网的鲑鱼,鲱鱼,沙丁鱼,刘一凡粗步算了下,这一网捕鱼量就达几十吨,按这样的效率,多造拖网,打捞量足以供应上岛上居民肉食需要。鱼肉也不错,蛋白质高,各种微量元素都有,而且现在有了购买的大量香料,使得蒸、煮、炖、红烧、烤、涮、各式各样鱼的新式做法层出不穷,岛上居民胃口大开。

    随着大量拖网被制造出来,岛上拖网船捕鱼量也越来越大,船只离岛距离也越来越远,甚至致远号旗舰也不时客串远海捕鱼,主要这船太能装了,一次捕鱼装载量可比得十条八条货船一次运载量。这天刘一凡正对着一条半米多长的巨大沙丁鱼,想着如何下手,后世的沙丁鱼罐头多有名啊,怎么现在做起来不是那个味呢。照说现在调料比较全了,味道吃起来不正宗啊,难道是因为缺辣椒的原故吗,正想着出神。

    吴老大噔噔一溜小跑进屋来,气喘吁吁地对刘一凡道,老大不好了,有龙兵过境。什么?刘一凡惊奇道。等吴老大喝口茶,稳定了一会,才详细给刘一凡解释起来,一群巨大的龙兵在岛西南五十里处巡游,还喷着仙气,捕鱼船上渔民吓得不敢捕鱼了,等到吴老大拿纸简单画出龙兵后,刘一凡一看,呵呵一乐,这什么龙兵啊,仙气啊,不就是鲸鱼在喷水吗。等等鲸鱼,古代有鲸鱼不奇怪,而且离海岸这么近,对于这时代生产力来说巨大的鲸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