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召见四(第1/3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敏讲完了自己对于论钱制札子中如何发行会子办法的不同意见,便等待着帘子后面的回应。他低头站在原地想着,自己已经将会子和铜钱之间的联系说的极为浅显了,如果这样还打动不了帘子后面的赵构,那么恐怕就很难借助官方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新计划了。

    只是沈敏等了许久,也没有听到帘子后面传来什么动静,这一度让他以为帘子后面的人是不是已经悄悄离开了。就在他对自己的计划越来越不抱希望时,帘子后面终于传出了一个声音,“把帘子挂起来吧,让朕看看景严的弟子,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原本已经有些失落的沈敏顿时大喜,脸上不自觉的挂起了嘴角。随着他面前的琉璃帘子被两名内侍掀开挂在了两侧的银钩上,帘子后的空间顿时便展现在了沈敏的眼前。这是一个类似于书房的空间,除了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的赵构之外,还有数名内侍站在一旁服侍着。

    沈敏只是撇了房内一眼,就赶紧长揖到底,再次向着太师椅上就坐的赵构行礼问候道:“小臣惶恐,小臣参见陛下。”

    赵构摆了摆手随和的对他说道:“起身吧,无需如此多礼,今日朕召见你算不得君臣召对,你也不必弄的如此隆重,搞得朕都不好和你好好说话了。直起身来,让朕好好看一看你。”

    虽然沈敏服从了赵构的命令直起了身子,但他还是把视线限制在了对方胸口的位置,并没有真的抬头同赵构对视。沈敏表现出的恭敬态度总算是赢得了赵构的一些好感,他打量完沈敏的样貌后就微笑着说道:“朕听说你是景严在海外荒岛收的弟子,原本以为你会沾染上一些野人的毛病,没想到…嗯,景严把你教的很好啊。”

    沈敏目不斜视的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算是海外野人,也知道只有大宋官家才是我们的主人,是天上永恒不灭的太阳。更何况,小臣等虽然出身于海外,但父祖乃是受天子之命镇守澎湖诸岛的大宋子民,岂敢对天子有所不敬。小臣今日能够一睹天颜,更是祖上积德,家门之荣光,小臣心里欢喜都不够了,哪敢在官家面前显露出往日的坏毛病呢…”

    赵构听惯了身边人对他英明神武的称赞和对他书画技艺的恭维,但还是第一次听到一个海外遗民,从天下唯一主人的角度对他的吹捧拍马。如果沈敏是一个大陆人的话,他估计早就让人把沈敏给撵出去了。他可不会那么天真,认为大陆人会不知道靖康之变和绍兴和议,一个被金人打的落荒而逃的天子,一个向金人俯首称臣的天子,怎么可能会被视为天下唯一的主人。

    但这话从身为海外遗民的沈敏口中说出来,可信度就比较高了。赵构看着年岁不大的沈敏,说话之间毫无阻碍,一脸理所当然的神情,他顿时相信了这位年轻人说的应该是海外遗民对他这个大宋天子的真实看法。能够把他当成天下唯一主人的,自然就不再是海外野人,而是大宋流落在海外的遗民了。

    在了解他过往的大陆人面前,赵构恐怕是很难竖立起身为天下唯一主宰的自信了。但是在沈敏这样的海外遗民面前,他倒是瞬间感觉自信满满,颇有回到了靖康之变前的大宋之感,那时的大宋上下还真是把自己当成了天下的主人的。这令他对沈敏平添了三分好感,一时之间对于相貌平庸的沈敏也看的颇为顺眼了起来。

    “好,你很好啊。”赵构一时老怀大慰,干脆丢开了论钱制札子,向沈敏问起了身世和台湾、澎湖的风光来了。

    虽然沈敏并没有预料到,这场谈话会歪题歪的这么严重,不过他为今日的召见也是做了不少心理建设的。因此很快就从诧异中回过了神来,一边小心回答着官家的问题,一边则尽量把话题引向了海外的奇异风光和传说,倒也把赵构听了个心摇神晃。

    沈敏这一说就说了将近半个多时辰,直到赵构身边的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