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善恶归一(第1/3页)  道一之大言三十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千百年i人类讨论最多的问题便是人性的善恶问题。

    孟子曰:人性本善!

    荀子曰:人性本恶!

    那么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开?

    首先我们要引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思是大道规则其实只有一种,这一种形态规则因为有了人类的介入而被看做为一体两面,两种不同的方面相互转换融合被称之为三,而第三种形态就是人类眼中万物运行所处的位置!

    人类本性自私,没有善恶,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这是其一,自私的行动方式被定义为了善良,邪恶。这是一生二的形态表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这是二生三的形态。其三所说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转换形态,而不是分解形态。所以才被称为第三种,若是分解形态便会是二生四!

    第三种形态里面所表现出i的便是物极必反的运行原理,知道了这个原理之后,去后天的善恶之中寻找人性先天的本性就如同镜中寻花,水中捞月一样永远无法触及。

    就像一只青蛙躲在井里面永远不想走出i又一直去探讨天空的广阔。

    善恶都是后天人为定义的一种相处方式,而先天便是我们出生便有的行为方式。

    如果想知道善良和邪恶就一定要知道这些行为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理由去这样做,得到的答案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私,其根本原因不管是穷凶极恶,还是善良宽厚都是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态度才去这么做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灵魂和个体,所以最早的时候和最终的目的不管怎么演变,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这种出发点就是自私。

    从自私点出发:

    自私就是一!

    衍生出了两种形态称为善,恶,就是二!

    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就是三!

    人之处于三,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轮回式的运行认知方式。

    所以大道在人类认知的阶段里能表达出i的言语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

    从哪里i,回哪里去!

    我们首先从人类最原始的状态开始演变和推算!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或者只有一个人生活在孤岛上与世隔绝,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单一的灵魂,个体想做什么,需要做什么都是遵循自己的先天本能i驱使的,就像他需要吃东西,就把动物杀死,食其血肉。他寒冷了就扒了动物的皮毛或者树叶以做御寒遮挡。所做的只是依靠着天地运行的规则去运转罢了!这个时候没有善良邪恶,没有后天人为的评判标准!

    如果换成了目标是另一个人类,食其肉以充饥,饮其血以解渴,扒其皮以御寒便成了邪恶!两种不同的外表在人类眼中看i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天地眼中看i只不过是弱肉强食的运行规则罢了!

    道德经里曾经说过,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就是我常常以无情无欲出局的态度去观察他们运行规则的奇妙,再以深情入局的方式去观察规则的边界在那里。其边界就是我们所言的万事皆有度。做人要有度,做事要有度,不能太过分,不能做不足!这都是超出边界的一种状态!

    所以我们在看待运行方式的时候一定以一种无欲的态度去观察,以一种出局的眼光不带任何感情欲望的去观察他的奇妙运行方式!才能在有欲深情的介入下发现先天根源的边界和真实答案!

    明白了根源之后所迷惑的便是人类群居之后后天产生出i的各种小的规则和定义罢了!

    这个时候世界上有了两个人,又或者说孤岛上面有了两个人,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