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颐和园金玉完婚(第1/3页)  转轮藏秘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颐和园金玉完婚

    告别了李中堂,七人上马直奔京城。

    到京已入夜。至隆兴客栈歇息不提,次日早晨金书办把众人唤醒,小厮伺候盥洗毕,从箱笼中取出一身吉服给张日新换上,还弄了个十字披红。

    众人上马,中午已到颐和园东宫门。报进去,何统领和一名太监迎出来,都向张日新拱手称贺。何统领给他一个腰牌说:“张参领往后在园子里居住,这是进门的凭证,东宫门、北宫门都凭此牌,可别再隐身了。”

    已有人将马匹牵走,将四名亲兵带至宫门外官栈歇息。那名太监引张日新三人至乐寿堂院内。回事太监报进去,太后说“传。”

    张日新进乐寿堂叩谢圣恩。太后说:“起来吧,听说你在李鸿章那儿干的不错。我早就说嘛,李鸿章就喜欢你这样的。”又问:“苏姑娘装扮好了?”一名宫女说:“等着呐!”

    太后嗔道:“等什么,还不过来?”

    “嗻!”话音刚落,门外已有两名宫女搀着苏萍进来:凤冠霞帔,:“姐姐如今嫁过去,该不会忘了我们吧?”可是按规矩新娘子蒙着盖头是不许说话的,却可以哭,苏萍此刻没有哭的理由,装哭又不会,也就只好装哑巴。容龄醒悟到她不能讲话就把眼光投向张日新。

    张日新忙说:“改天一定趋府拜望!”

    容龄说:“瞧姐夫寡言少语的,日后准听话。”

    姐姐德龄申斥道:“姑娘家的懂那么多,不怕人家笑话!瞧我不撕你嘴!”容龄一吐舌头,不说了。

    过了北宫门内的三孔桥又行了一程,画舫靠上南岸一个规整的石码头。众人弃舟登岸,早有一乘扎了彩绸的四抬轿等在那里,因为前方是山路八抬轿走不开,所以李莲英安排了一乘四抬轿。小慧和宫女搀苏萍上轿,前导、后扈、扶轿的阵容依旧。码头上有一段整齐的石阶,众人拾阶而上。又走了一段山路,远远看见树影之中现出一个小小的院落,正是:古木杂花疑无径,青瓦白墙有苔痕。

    众人拥着轿停在小院门前,只见院内高搭天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已有宫女、太监在院里忙碌,听到外面喧嚣之声他们都涌出来。

    一位老太监递给张日新一张弓三支箭,说:“弓别拉满了,射轿帘。”张日新低头看了看,箭簇已被去掉,心想:“入乡随俗吧。”于是把弓拉开,想了想,大声说:“我可射箭啦!”众人当然明白他的用意,一阵哄笑。射出一箭,因不敢用力,箭只射到轿帘的底边,又是一阵哄笑,接下的两箭力度合适,射到轿帘中间,只见轿帘稍一凹陷箭就掉落了。在众人喝彩声中回身把弓交还老太监。

    轿夫把轿前倾,小慧和另一宫女把苏萍扶出,迈进院门。苏萍感到脚下异样,低头从盖头的缝隙看到是红毡。这时身后长长的队伍也鱼贯而入。吹鼓手到此时格外卖力,把曲调吹到高潮。小慧和另一宫女扶苏萍踩着红毡缓步走向正堂,中间少不得要迈过火盆、马鞍之类的俗物。待苏萍进了正堂,吹鼓手又吹了一阵儿方才停住。

    院里的正房五间坐南朝北,是背山面水的格局。东西屋各三间,院门开在北院墙上,南墙还有一个用太湖石垒成的拱门通往后边的山路。

    大家进了正房。正房虽不轩敞却也整齐洁净。只见迎面墙上高悬着一幅横幅,上书“天作之合”,是李莲英讬一位翰林写的,意思很清楚:太后老佛爷指婚,老佛爷就是天,可不是天作之合吗?暗中一层意思是:别忘了,若不是我李公公,老佛爷还没准儿指配谁呢!

    正中案子上,高高摆着一个八音座钟,是太后御赐的。此外还有:李中堂送的象牙船摆件、李公公送的玉杯一对、德龄姐妹送的法国化妆品一盒、小慧亲手做的荷包一对。其他相识的太监宫女送的荷包、绣品、香囊、绒花、银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