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挑衅(第1/3页)  潜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晋江文学城付费小说

    潜邸by周乙

    您现在看到的是防dao章节,我是晋jiang文学签约作者周乙,正版订阅才能让原创健康的展哦,想跟更多的小伙伴一起讨论本文,想给勤奋的作者菌多多鼓励吗,欢迎来晋jiang文学城支持我哦。77nt正文字数永远大于防盗章,每章只会在第一次订阅时扣晋江币,记住咯,只扣一次哦,此后不管替换的字数有多么多也不会再扣。稍后我会以正常内容替换。感谢大家的支持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古诗文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赏析

    这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诗新颖别致,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