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皇家商行的会员制(第1/2页)  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造办处的玻璃!

    官窑的瓷器!

    苏州织造的丝绸!

    这些东西在大明都是难得的稀罕之物,更别说要卖到海外去。

    不说别的,就是那种玻璃镜,宫里已经传出话来,三寸见方的一百两银子一块,五寸见方的五百两银子一块,一尺见方的两千两银子一块,一人高的穿衣镜一万两银子一块!

    就这还是在大明境内的价格,要是出海的话,按照惯例直接就是翻三倍以上,这次皇家商行大掌柜王石头,可是拉着五十大车玻璃制品出去的!

    虽然那五十大车不全是玻璃镜,可其他玻璃器皿也一样价值不菲,最重要的是还有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在海外都是抢手货!

    有人估算过,这趟买卖不用出海,就能赚回来至少一百万两银子,就算皇家商行要上五成税,剩下的宫里占了八成,那各家到手的也有万把两银子!

    这买卖可不是一趟就完事儿了,那是长长久久的大买卖,一年不用多了,只要出货三次,各家都要有三四万两银子收入。

    这还不算入股皇家商行的勋贵,可以从皇家商行拿货,玻璃制品按八成价拿,这两成银子赚的可是轻松惬意,左手倒右手,就是成千上万的银子,就算要上三成的税,也是大赚特赚的买卖!

    面对这样的好事,那些没入股的勋贵,眼睛一个个都瞪的发红,他们不敢从朝廷的大政方针上下手,但死乞白赖的跑到宫里哭穷还是无伤大雅的!

    一时间拜见郑太妃的贵妇犹如过江之鲫,她们见到郑太妃没说几句闲话,就开始哭哭啼啼的说现在日子没法过了,家里穷的都要揭不开锅了!

    连带着隐晦地埋怨当今皇帝偏心,忘了他们这些祖祖辈辈给大明打江山的勋贵,有好事只紧着那几家,他们这些人连汤都喝不上!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郑太妃就会怒气冲冲地责备小皇帝一通,然后再神神秘秘地拿出一块玉牌,告诉那些贵妇们,这东西叫会员牌!

    有了这东西,就可以从皇家商行以八成的价格购买任何商品,每个会员牌要价十万两银子,而且还不讲价,爱买不买!

    一个玉牌子十万两银子,不占皇家商行的干股,只能得到个八成价拿货的好处,这简直就是敲骨吸髓,可是郑太妃却在短短半个月,赚了三百万两银子。

    那些肯当冤大头的勋贵,看中的不是那点儿折扣,而是手里拿着这么一个牌子,就算搭上了小皇帝这条大船。

    手里有了这个牌子,不但可以赚银子,也等于是向小皇帝投诚了,以后大家就是小皇帝自己人,有什么好处,小皇帝总不会忘了自己!

    朱由校当然不可能忘了他们,因为他很清楚,那些哭穷的勋贵到底多有钱。

    历史上李自成进北京,据说搜刮了两千多万两白银,满清进北京,据说又弄了三千多万两,这加起来就五六千万两银子!

    可是历史上那位崇祯皇帝,却每天都在为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发愁,哪怕他吊死在煤山上都没想到,在他脚下的北京城里,就藏着足够他扭转大明危机的银子!

    崇祯傻不拉几的做了冤大头,结果便宜了两个宿敌,朱由校可不会做这种傻事,虽然不能明抢,但他也不会让这么多银子烂在那些勋贵家的地窖里!

    如果是那样的话,朱由校可是会很心疼的,所以他自然得想办法,让那些抠的恨不得开完腚都要嗦啦手指头的勋贵们,把他们的银子拿出来晾凉,免得都放发霉了!

    所以朱由校不但在郑太妃那里放了三十块会员牌,在张维贤那里也放了五十块,同样是十万两银子一块,让张维贤往出卖!

    张维贤得了这个差事,那可是乐的不行,一回到家就让人把消息放出去了,接下来的事情很让张维贤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