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天门三棒鼓(第2/4页)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
    苏喜儿:各位大爷大伯大叔大婶大娘
    刘潇城:各位大哥大嫂小兄弟小姐妹
    合:大家晚上好!
    台下响起一阵热浪般的喝彩声c口哨声c叫好声。
    苏喜儿: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刘潇城:欢天喜地送子鼠,龙腾虎跃接丑牛
    苏喜儿:灯笼与花火一起闪耀
    刘潇城:歌声和笑声充盈耳旁
    苏喜儿:现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年的气息。这是属于我们的新年,这是
    我们秦家班喜庆丰收,欢聚一堂的除夕。我是今晚的节目主持人苏喜儿。
    刘潇城:我是主持人刘潇城。
    苏喜儿:秦家班春节联欢晚会
    合:正式开始!
    台下的叫好声更加响亮了。
    二人报完幕之后退下了舞台。
    一群极具本土特色的什么彩龙船c丑媒婆c河蚌精c板凳怪之类的舞到台上,立即点燃了场上的气氛。
    自幼生长的京城的李经兄妹,从来都没有看过这种水乡特色的表演,简直是大饱眼福。
    接着就是戏曲《小女婿》。
    “雅雀子驾几驾呃额,老鸹儿叫几叫呃额。人家的女婿是多么长,我地女婿一低卡额”
    这是一段在本地流传甚广的戏曲。以一个出嫁的女子的口吻,用方言唱着一个段子。
    讲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嫁给比她小得多的小女婿的故事。
    无论是小女婿尿床等情节,还是歌曲本身的曲调,以及表演者的姿态动作,都非常欢快诙谐,逗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不已。
    不过,可就苦了李经兄妹。因为他们本来听这边的方言就很困难,何况这段戏曲是特意选用本地俚语,自然完全一个字都听不懂。
    可是,周围每个人都笑得前俯后仰的环境下,就自己听不懂,那感觉就好像自己是白痴一样。
    好在到了第二段的时候,同桌的一个大哥边笑边给他们解释,兄妹两听懂意思之后也跟着笑到眼雨直流。
    接下来就是皮影戏c花鼓戏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观众们的叫好声把嗓子都叫破了。
    而李经兄妹,早就看得忘记了时间。李墨宁的小手都拍得肿起来了。
    欢乐的时间流逝得特别快,“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已经是接近午夜时分了。
    苏喜儿走上台:“下面请欣赏,由营造队c服装厂c采石场c砖窑的胡不凡等人带来的三棒鼓表演。”
    台下观众的声浪达到了最高。
    三棒鼓,是本地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融合了杂技c曲艺c武术等多种元素。
    表演者胸前挂着一面小鼓,手里有三把刀柄是鼓槌的尖刀,不断向空中循环抛出。
    三把刀的刀柄鼓槌,依次落在鼓上击响小鼓。
    在击鼓的同时,表演者还要随着节奏边走边舞边击边唱。
    如果被刀锋先刺到鼓面,就会刺破鼓皮,表演就失败了。
    同样,如果手去鼓面拿刀的位置不对,就会被割伤。
    所以这个表演除了有难度之外,还比较紧张刺激。
    问题是上台表演这个节目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十几个!
    李墨宁看得两手紧紧捏成拳头,到惊险处不时捂住眼睛,可又忍不住从指缝中偷看。
    李经不由得心中纳闷:已经听过介绍今晚表演的都是秦家班的员工。这些人都身怀绝技,为什么还要做工匠呢?
    这时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观众,怎么都是一副很奇怪的表情。看上去,似乎都很伤感一样。还有的人,眼里还噙着泪水。
    李经很奇怪,明明是这么精彩的节目,他们怎么会这样呢?于是就问刚才那个翻译的大哥。
    大哥脸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