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牍札借假食,高氏又一人(第2/4页)  战国之高氏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部丞,向百姓派发‘借假食’并不奇怪,不过眼下郡里的赈灾钱粮还没有筹措好,平山庄所哪里来的钱粮。

    “前日庄头前往长田村巡视派粮,本郡首富长田氏家主,长田利氏先生见庄所钱粮不济,於是愿意散尽家财,向乡里百姓求购家宝,惠及后人。”室野平三这两日内几乎对每个来庄所借粮之人,都要说上一通,现在转述,更是利索。

    “长田氏···家宝···”山内通判手抚长须,满腹狐疑,郡中首富长田家他是知道的,今年上半年郡里兵部、民部二曹还上门带兵上门“劝”走了一大笔“作矢钱”,听说家主长田利氏还被气的大病一场。

    作为骏府官吏,他一向对唯利是图的座商很是鄙夷,更何况长田家还是放贷起家的无德豪商。这种灾年从来都是豪商们侵吞百姓,甚至是小国人田产土地的大好机会,山内家就曾因天龙川水患,欠过大宫神社富士家的贷金,利滚利下,连山内家这种国人众都差点招架不住,其他百姓下场往往是要被逼的破家失业,自卖为奴。

    长田家不趁机拉高利息就算是善举了,怎么会一反常态的开仓放粮,求购什么家宝?

    “唔···”

    室野平三见山内通判沉吟不语,隐约猜出来了他的来意,心中忐忑又欢喜地想道:“庄头所言当真不假,只是未想到骏府的德政令这么快就颁布下来····只是不知能免除多少,哎呀呀,差点忘了,庄头嘱咐过,一定要为长田家向郡中扬名···”赶忙补充道:“小人嘴笨,说不清楚,郎官不妨移步院中,一观‘露布公告’,庄头将整件事情都写在其上,郎官看后自会明白。”

    “前头带路。”山内通判无置可否,几名旗本随从着他一起跟着室野平三进了庄院。

    之前官差尚在院外,里面的乡人可以当做不知,这会儿进来了,就不能在继续装聋作哑,呼啦啦地跪倒一边,口称拜见大人。

    “郎官宽仁,让尔等免礼继续领取‘借假食’。”,山内通判和黔首答话有失身份,摆了摆手,一直跟着他身旁伺候的小侍板仓四郎右卫门,立刻领会意思,上前一步替他向百姓发号施令。

    得了命令,百姓们又呼啦啦地起身,连两名差役都自觉的退避墙边,老实站好,谁也没把这个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郡里官差的话当真。

    “郎官请随俺来。”室野平三恭谨地将山内通判一行人领到派粮那栋长屋门前,指着外间木墙上,贴着的几张露布,说道:“事情经过皆在公告之上。”

    山内通判眼神不济,站在远处只能看的一串模糊字迹,靠近两步才看清,露布公告之上并非汉书写成,而是更容易让百姓读懂,通常使用的假名,这样即使不会汉书只会平语,五十音假名字母的人也能看明白。

    不禁点头,对庄所办事严谨的态度很是满意,以往不是没有发生过,差役故意将公告写成寻常百姓不认识汉书,然后趁机曲解骏府法令。

    十多年前‘三条一揆’就是因为近畿管领细川家的奉行欺百姓不识汉书,曲解法令,趁机加征加派,最后引起京都百姓骚动反对,导致三条大街被大火焚毁,大火连日,连王宫与御所都受到影响,自应仁之乱后少有如此骚动,震惊朝幕。

    虽然‘三条一揆’不是发生在今川家治下,但还是引起了骏府重视,派遣检非违使判官下乡巡查,果然有不少类似事情发生。

    震怒之下,相继有近百名奉公人受到严厉处罚,其中负责纠察廉政的一位弹正少疏和三名负责郡国风俗的勘解由使厅主典,因玩忽职守也被骏府勒令,切腹谢罪。

    有此旧例,山内通判自是格外关注,仔细观瞧,待看到‘薛国大名孟尝田氏’与‘浪人冯谖’的时候,不禁莞尔,他熟读经典,见孟尝君田文与家臣冯谖“焚券市义”的故事被如此改编,也是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