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牍札借假食,高氏又一人(第3/4页)  战国之高氏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觉好笑,不过却也对高师盛的看法,大为改观。

    露布上虽然没有写,后来‘浪人冯谖’替主君‘薛国大名孟尝田氏’谋划的“狡兔三窟”,但他却是猜到,高师盛后续必然是以此为例,劝诫长田利氏,心中想道:“能以史家故事作为范文教导豪猾,劝民向善,不亦三郎、五郎之后高氏子弟之中还有一位更了不起的后进英才。”

    三郎、五郎都是高氏年轻一代的俊杰,按家谱来算都是高师盛的从兄弟。高氏三郎氏忠、五郎氏信俱以弓马娴熟著称,一同拜领现任家督今川氏真的‘氏’字为通字,受表兵卫佐的官途,现在骏府‘大岳众’内效命。

    ‘大岳众’取自平安朝武官,正三位、大纳言兼右近卫大将兵部卿坂上田村麻吕,讨灭的陆奥虾夷地东蛮首领虾‘阿弖流为’,又称恶路王的怪谈。

    传说恶路王死后,恶灵附在首级之上,化为伊势铃鹿山的鬼王‘大岳丸’,作恶乱近畿。多次劫掠夺取属地上供京都的贡品。

    田村麻吕二次率军讨伐,反被大岳丸用神通和三明之剑所败,无奈求助自己的侧室,能够施行神通力使役妖魔,被称为“立乌帽子”的第四天魔王之女——铃鹿御前。

    在田村麻吕的求助下,铃鹿御前以阴阳术退治大岳丸,收服其为式神,充当田村麻吕征讨四方不臣的先锋大将。

    田村麻吕得‘大岳丸’相助,累功被朝廷加封为首任征夷大将军。

    以‘大岳’为军,今川家对替代宗家足利氏统御天下的野望,可以说是昭然若揭。

    当世多以弓马武艺选取材士,名武士多是战场之上,冲锋陷阵地猛将。今川氏虽然罢兵多年,但在三河与尾张两国的边境,今川与织田两家依旧小规模的冲突不断,麾下武士郎党,围绕着大高城为据点,时长互相起衅厮杀,掠夺对方的妻女,以此炫耀自家的武名。

    不少远江、骏河的武士元服后都会选择由家长带领,去往大高城附近,进行初阵。

    高氏三郎、五郎兄弟二人也不例外,十五岁初阵,就曾合力,骑马冲阵,接连讨取尾张武士十於名,名声大振,也是因此被选入‘大岳众’,拜领‘氏’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勇将可募,王佐难寻。今川氏文风鼎盛,比起勇将更看重擅长治民的文吏。

    山内通判转身下阶,伸手探入米袋中抓出一把荞麦粟米,不需观看,仅凭手感他就能摸出这是有些年头的陈粮,将之抛下,向室野书役问道:“赈灾的全是陈粮么?”

    “不全是。”

    山内通判拿起之前尚未写完的半份“借札”,长约三分之一的宽竹简,上面写着‘宇治村某某户九月二十八日领庄所“借假食”荞粟陈粮……’字迹到这里被墨渍污染了好大一块。

    纸张不足,削竹为牍记事很是寻常,山内通判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放下简牍,又问道:“不知高氏右兵卫去了那里?”

    来了半天,也不见高师盛出行迎,想来应当是外出去了,只是他此回有政令宣下,庄头不在,总不能就交给书役。

    “庄头带领乡里的青壮们,去整修道路,排空田地里的积水去了……”室野平三伸手向南边的方向,指了指,说道:“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带着人手动身,现在应该还在平山庄储水池附近。”

    山内通判听他说完,才注意到院内来领赈济的百姓都是老弱妇孺,就连院外的田地里的劳力也没有多少青壮,不禁大为好奇。

    他不是没有帮着民部同僚,征发普请劳役,各村百姓历来都是想尽办法拖延抵赖,能不去就不去,毕竟劳役负担沉重。

    说是给工钱,就那两三个恶钱能值什么,运气不好连恶钱都没有,即便说‘以工代赈’也未见得就有多少人愿意舍下田地,来领每天那点扶持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