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十世长安(十四)(第1/4页)  大西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十安见到了张谨之,于两人各自安好但心绪不宁的五日后。

    南山苑不远,只要这人愿意,一日三两趟也不在话下。可上回那般情景,虽然没有争吵但终是不欢而散;原由都心知肚明,只是为什么生出了那样的念头,确是心不知肚不明。

    书里有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孙延芳话虽不多,但句句在理,字字诛心;当时听了叫人心头一动,拍案就起,不管不顾地就往南山苑赶了。

    可当真赶到了,心里头那点冲动顿时就被大门口的;珈蓝寺三字给冲散了,换成了本能的忐忑与犹豫。

    您可是觉着看错了?可没错,就是珈蓝寺。

    这接连五日,崔十安都不曾开嗓上台,哪里是那么容易想开的?孙延芳既然登门必定是受人之托才特地来说两句明白话,只要说动了自然就要出门的。

    这角儿披上披风,小童油伞一打,主仆二人才出园子就瞧见了张府的马车。

    这一回是熟人,张大少爷的贴身护卫,当日红枫林接人的那位;可不是哪家哪户大小姐的小厮。

    这一见着崔十安甭提有多高兴了,当下就在雨里行了礼,请这主仆二人上马车。

    一路过来自然也发现了,不是往南山苑去的;可孙延芳说的清楚明白,那大少爷一直在南山苑的。

    似乎是读懂了角儿的不明之处,碍于小童马夫等人在旁,这护卫也说得隐晦。

    ;主子说,换了新的紫砂壶来请您喝茶。

    旁人不懂的意思自然只当寻常客套话听了;崔十安上了马车,随着风雨颠簸思绪飘忽。

    记得南山苑的茶具最是精美,一看就是这大少爷用了好些年头的;从烧水的泥炉铜壶,到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的茶莢,甚至连碎炭的六棱炭挝都是静心打制的。

    或许是承了张府长者的传统老派,自小耳濡目染注重茶汤颜色,饮茶就像写诗作画一般享受,多多选用青瓷。

    现如今老派长者渐退,青年才俊们自然有自个儿钟意的新玩意儿;紫砂壶这样的物件儿,注重;香与;味,后随之兴于众,常用招待客人,繁琐的煮茶手法也被许多人所淡忘。

    实非他大少爷钟爱之向,十安从没在南山苑见过紫砂壶。

    唯一一次,咱这大少爷用紫砂壶泡的茶就是那次珈蓝寺内红枫林后的佛殿了。

    南山苑众人皆知,又何况是他青梅竹马的发小;唯独那处佛殿偏房,是他们两人不为人知的秘密。

    说来幼稚吧?

    自然是幼稚,可人不都是受其所惑吗?

    许多事看着错,亦或不值一提;可只要你眼中欢喜,心中看重,那就值得。

    马车颠簸也不过一城头尾,转眼就到。崔十安下了车驾时,微雨蒙蒙,小童持伞陪同。

    小童站着有些发愣,抬头看看大门再侧头看看角儿,挠着后脑勺有些不明就里。

    崔十安的云绸鞋底上一阶再退一阶,如此反复,不过三步石阶犹似百里长河。

    ;诶!张少爷!

    书童稚嫩带着些许跳脱的欢声儿传进这位角儿的耳朵里时,角儿垂首低眸看着眼前的墨色皂靴失了神。

    或许没有失神,只是明知来者何人,更是不知如何面对。

    ;还不进来。

    这话音才落,这墨色皂靴就抬底转向往里走去。

    听着声音沉了些,还有些哑,正是换季的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喝些祛燥的汤。

    前面犹豫时的不安,听着声儿的失神,皆比不上这会儿一想到他这嗓子哑得必定涩痛的感觉;还有犹豫个什么劲儿,自然抬脚就追。

    食五谷,尝疾苦,不敢说无畏天地,好歹也算是有勇知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