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孤注一掷(七十二)(第2/4页)  大西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有别的可用了。”

    兵权分散各处后,好比宴席上的一坛子好酒分了盏,桌上宾客人手酒杯,要一杯喝不醉,要一坛人家不给。

    宫里禁军的权利又在皇帝手里,以卫护宫城为首任,谨之从小进宫陪伴太子,这些事他都知道,放不至于说出什么天真的话来。

    太子如今看不懂他,不是因为觉得他天真,只是觉得有些猜不透他;从前虽然谨之也是太子派系,但说到底是书香门第礼仪人也,阴谋之论剑指宫城的事,他绝不会想。

    当初郑欢绑了“崔十安”,太子下令乱箭齐发时,谨之的神情也如殿下今日一般。

    谨之看着纸上墨字,道:“手握兵权的将领中唯有刘、许、高、彭所率的昊城军、靴城军、金杨军和庆华军算得上大部。”

    “刘詹,忠于殿下多年,起事必会相随。”

    “许、彭二人都曾是登王旧部,是先帝托孤的老臣之后,只要登王出面事半功倍。”

    当年局势紧张,前太师大权在握,先帝未保登王平安临终前曾秘密召见五位心腹大臣托孤留诏,当时的皇帝还是一个傀儡,这些事他当然不能知道,以免惊动前太师,为老臣与登王先来杀身之祸;后来前太师叛案,平西王血战宫城一役又替皇帝处置了前太师,这么多年过去了,老臣渐退,他们的孩子则接替了新一轮格局。

    这么一说,三方势力可化为己用。

    太子看他补上的那一笔,写得确实好,问道:“还有一个呢。”

    “高宪,不是我们的人。”

    “不入党争也不是什么图利喜色的贪腐之辈。”

    太子对这些人心知肚明,这么多年勤政爱民的模样做久了,这会儿发动宫变,只怕最后难得人心。

    这幅字虽好,终究不是一笔写成的,太子神色淡漠,说道:“你可知,一旦宫城有变,他必定会领兵勤王,即便最后我们事成,有他殊死搏命一场,我们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乱臣贼子。”

    这么多年死里逃生周旋于皇帝,是因为他自己当初年幼,羽翼未丰。如今得人心,只是缺了一个理由,一个能堂堂正正立于九五之上的理由。

    向来勤政仁厚,贤德爱民的太子殿下,竟然无故发动宫变,谋反篡位,多年来苦心经营岂不是功亏一篑。

    “殿下看我这字写得怎么样。”

    “好。”

    “不,还不够好。”谨之放下笔,目光凝在纸的皱痕上,缓缓说道:“我有一好友,自小天赋异禀,精于习文练字,一手妙笔可拓天下碑。”

    没有他写不好的字,只要他看一眼便能抓住精髓,复刻如新。

    “殿下可曾听说过?”

    京城有这样的人才,又怎么会被埋没,人言如疫穿风过城,一说是他好友,太子心里头就有数了。

    太子道:“高宪和孙延芳虽然是师兄弟,但说到底一个从政一个念佛。”

    “高宪这个人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交情就能说得动的。”

    “那就看随随便便,怎么说了。”谨之舒而一笑,话里有话点到即止。

    他道:“殿下当年无奈受制于人,前有太师把政,后有圣上控权,如履薄冰。”

    当初那段日子,何尝不是两个少年相互扶持,行至今日云开雾散。

    他道:“眼看平西王隐退,后是萧家国商失权,郑国公府一门落败,再不动手,顶上屠刀就要落在咱们的脑袋上了。”

    皇帝疑心深重,一是防着再有人效仿前太师妄乱朝纲;二则是,多年忍辱偷生,被当做棋子傀儡,好不容易重握大权,又如何能忍住权倾天下的诱惑,自然是要一一排除“异己”。

    兵权平西王,已退。

    财库萧氏商,已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