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五德始终(第1/3页)  穿越在召唤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襄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楚文化c汉文化c三国文化的发源地,近3000年的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c铁打的襄阳c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任荆州牧时,将荆州的治所从原来的汉寿移到襄阳,从此“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襄阳,便更成为汉末最繁华的一片福地,天下人士尽皆逃难至此。

    襄阳地理条件优越,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被称为“水陆之冲”。从陆路来说:由襄阳往北,经新野c宛,可到京都洛阳;往南,经宜城c当阳c江陵,可到汉寿,再南可至交州,番禺(今广州市)一带。这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要驿道。通过每三十里所设立的一个驿站,专门配有马匹,快速的接受和传递着消息,很好的促使当前物资和文化的交流。

    从水路来说:发源于陕西汉中地区的沔水,横贯襄阳c樊城。当时沔水资源极为丰富,江上帆船齐布,百舸争流,成为陕c鄂间主要交通动脉。由襄阳往西,沿沔水经谷城c老河口c郧县可至汉中。折回襄阳往东,可沿沔水而下直达夏口c江东金陵。

    襄阳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地区,是士族c名士聚集之地。襄阳至宜城间“有卿士c刺史二千石数十家,朱轩軿辉,华盖连延,掩映于太山庙下”,诸如庞c黄c蔡c蒯c习c马c杨等名望士族,时人号称“冠盖里”。

    当前襄阳最得势的家族有四家,蔡c蒯c黄c庞,代表人物有:庞家的庞德公c庞统c庞林c庞山民等;黄家的黄承彦c黄祖;蔡家的蔡讽c蔡瑁;蒯家的蒯越c蒯良c蒯祺;

    至少表面上看来,庞家黄家是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了。

    其他的如马家的马良c马谡;习家的习祯;杨家的杨虑c杨仪c杨颙等。有德高望重的庞德公在,以这些大族之间都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比也不会与自己为难。

    如今的关键倒是掌握着部分兵力的蔡瑁,与掌管着荆州政事的蒯越c蒯良兄弟。

    拜访蒯越c蒯良,倒是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这千万种名目借口,夏启却偏偏在诸葛亮身上打起了主意。诸葛亮有二姐,长姐嫁与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二姐便嫁给了蒯越之子蒯祺;

    毫无疑问,这种婚姻完全“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然后古代姻亲的作用还是巨大的,当然夏启选择诸葛亮的目的,只是一个拐骗他的借口而已。

    小小年纪的诸葛亮,在前方百计的推脱之下,最终也不等不随着夏启襄阳一行。

    这投其所好,本就是夏启作为穿越之人的特长之一;小小年纪的诸葛亮,便是智力上百,却也受不得诸多的诱惑。

    诸葛亮可谓是文武全才,经书子集无不精通,天文地理样样擅长,而他最大的功绩于军事c经济c内政c还有发明创造。

    后世的物件随便拿出一样,在汉末人眼中便是惊为天人的存在。诸葛亮也不例外,孔明灯便算是提前出世了。

    政治主张上,内胜外王一直是诸葛亮认可的方式,夏启自然也不会错过宣传自己治政的方式。

    以德治c法治结合的方式,已然为襄阳一众新兴后起之秀的接受而争相学习。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至黄巾一来,天下再无宁日,百姓实在是希望有一个力挽狂澜之人,结束乱局。

    天下诸侯中谁人可为之?

    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事实已经证明他们不可能成事。

    孙坚c刘璋c马腾c公孙瓒势单力薄自然是无人看好。

    江东朝廷,随着废帝辩的励精图治,倒是有一番中兴之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