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极简七国史(第1/3页)  禹海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伏虚教以刀耕火种c冶金建筑以来,人类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原有的聚居场所越来越难满足族群的生存所需。于是,人类便将目光转向了拟族的聚居地,并终于在两千年前发起了针对拟族并以掠夺土地为目标的血腥战争。战争持续七年,终于将所有拟族赶入野兽充盈c瘴气横生的南方百万大山,人类以“七年之战”名之,以示纪念。

    战争结束后,如何分配新获的广袤土地这一难题便摆在了各部首领面前。人类群体从始至终就不是铁板一块,所以面对利益分配,若稍有不慎,必将战火重燃,内耗不休。

    人类族群的组成,由小及大,先是小者数户结为一村,数村共尊一县,数县归附一城,数城并为一国,故此,即使在一国境内,也可能有利益交错和暗流涌动。按七年之战结束时计数,当时的人类社会共有大大小小近百国。在这百国当中,又因立国之基不同还分为两派,一派被追求长生不老c得道成仙的修行灵术的方士控制;另一派由崇尚自身潜力与技击之法的修行体术的武人统治。两派之间,灵术方士嘲笑体术武人思维僵化目光短浅,只知眼前的技击技巧而不懂寻求更高的恒久之道;体术武人则挖苦灵术方士异想天开,做虚无缥缈的春秋大梦。如此分歧一直难以调和,因此以此所划分的两派国家之间摩擦不断,局部争端从未停息。而在一派之内,也有因地势c土壤c风俗文化等的差异发生互相攻伐的事情。所以若不是生存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整个人类族群的繁衍生息,实在没有可能出现各国之间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事情。

    七年之战最终以人类的胜利告终,但战事一熄,两派之间的矛盾立时激化。灵术方士对新获地域上天地原气充裕的灵山大川垂涎三尺,体术武人也对土壤肥沃适宜耕牧的肥美草场和良田势在必得。然而天地原气充裕的灵山大川必然适宜农事生产,而最好的草场良田又都围绕在灵山大川周边。所以,面对利益分配这种本就此消彼长的事情,两排之间必定不会相让。最早的时候,争端只是在各国的统治者之间发生,然后敌对的气氛慢慢向民间蔓延,到后来,所有人都打着“先到先得”的如意算盘蜂拥而至拟族旧地。但面对诱人的利益,又有多少人愿意遵守这样的“约定俗成”?故此私人斗殴族群械斗时刻都在发生。依着这样的汹汹民意,官方的态度也从约束克制慢慢转向强硬对峙。

    即使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人类当中依然不乏清醒人士。这些清醒者就是饱读诗书富有智慧的学士。这些学士既不归于方士也不辅佐武人,他们生活在各处的院寺当中,靠官方资助和民众施舍度日,终年研究学问记述历史。学士们没有利益归属,所以坚定地认为各方的矛盾一定可以通过谈判沟通的方式和平解决,因此他们以此为念,终日奔波于各国之间游说斡旋,努力欲将滑向不可回头的战争深渊的马车控制住。直至著名的“赵丘学士遇刺案“发生,这种幻想才最终破灭,努力也化作乌有。

    “赵丘学士遇刺案”发生于七年之战结束后的次年。当时人类社会最负盛名和饱受尊崇的学士赵丘,作为和平信念的坚定拥护者和象征,在前往实力最大的秦国游说途中跌落悬崖遇难身亡。于是由武人统治的秦国首先发难,矛头对准方士,认为他们偷用灵术导致了赵丘学士的事故身亡,并以懊悔悲戚的口吻下了“罪己檄文“,认为赵丘学士在境内出现意外,皆是由于自己保护不周所致,同时痛称方士的卑鄙,不仅将赵丘学士害死,还想将此事的罪恶嫁祸给秦国。

    方士国家自然不甘示弱,其首善之国净国发出争锋相对的声明,称秦国完全是恶人告状,明明自己是罪魁祸首,却用掩人耳目的方式调转视线,故意激起民众对方士的仇恨好使其从中渔利。净国发出声明的同时,也对秦国下了最后通牒,警告秦国若其不能在十天内将凶手绳之于法,其必吊民伐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