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旅途(第2/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车,没有经历过你说的这些事。”似乎觉得自己回答的过于干巴巴的,他主动挑起了话题问道:“钦天监定位北极点,耗费了十几年,现在怎么还没有确定的消息?”

    余大山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不过钦天监这些年也没有白忙活,从这里到北海,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探测清楚了。据说在那冻土下面,有无数的金矿。”

    林汉伦笑了笑说道:“只有金矿也没用,除非铁路修到那里,能运粮过去,要不然,只能等到北方能种粮食了,才能养活更多的人。”

    两个人一个对岭北的情况非常熟悉,常年护航。另一个自幼就熟读史书,想要当一个合格的总督,自然不会不了解岭北地区。

    从秦汉开始,历朝历代都对这北方的广袤天地进行过勘测。

    汉代的霍去病自率大军“约轻賫,绝大幕度难侯,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翰海在此当指北海(后世的贝加尔湖)

    到了唐代,汉人对北方的了解更多了。已经认识到了贝加尔湖不是北海,只是一个湖,因为比一般的湖大,而称之为小海。

    据新唐书.回鹘传记载:都播,北濒小海(贝加尔湖),骨利干处翰海(贝加尔湖)北,又北

    度海(贝加尔湖)则昼长夜短。说明都播北濒小海(贝加尔湖),而骨利干地处翰海,又称小海(贝加尔湖)之北,并且这个小海是可以渡过的。

    新唐书.回鹘传记载:有“俞折”部,据岑仲勉考证:此部居雅库地区最北部的克莱玛河入海口处北冰洋岸。

    新唐书还记载:在东北亚雅库等地区的西北部的驳马。

    “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北极于海”。此处在突厥北面距离长安一万四千里,是指驳马的中心地带距京师一万四千里,而中心地区到北极于海还有一段距离。

    这也说明在唐朝,就已经大概摸清了北方的地理位置。

    亚欧大陆由于帕米尔山结的存在极大阻碍东西方的交流。中原想要到达欧洲,只能通过丝绸之路翻越帕米尔高原。

    但北方情景就截然不同,随着纬度半径不断减小地貌也越平整,是北大西洋暖流以北受到北冰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区域,骑兵可以一路从岭北杭爱山快速机动到唐林城西方的喀山汗国。

    而且这段距离仅仅只有三千多公里,远不如东汉首都洛阳到西域喀什的距离。

    所以历史匈奴远遁欧洲、蒙古西征欧洲看似很远,其实难度和岭北机动到杭州是一样的,任何势力从岭北右臂打欧洲,据上攻中原是相当方便。

    除了发现一条平坦的前往西方的道路,成吉思汗还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引导汉人在岭北种地。

    汉唐以来,所有人都以为这地方不适合耕种,忽必烈却建五卫,每卫万人,其中屯田者两千人,屯田军与其他军人为二与八之比。

    京师六卫,每军抽兵士二人屯田,以供兵士八人之食。也就是说,十分之二的人屯田,就能满足其余十分之八的人的粮食需要。

    当然,这也是指岭北的南部地区,至于北部地区,一年有大半年是冻土,什么都长不出来。

    大明为了吸引百姓迁移过来,这些年放开了不少小金矿的开发,在这条铁路沿岸,有不少汉人和蒙古人的淘金者,建立起来了一个个小镇。

    不过这些小镇大部分都是靠近车站所建,因为这里还有不少的小型部落,根本不受朝廷管辖。

    而且他们在山林间以狩猎为生,也难以捉拿。

    至于大部落,绝大多数都已经臣服了大明。不服从的,也在修建铁路的时候,就全部剿灭干净。

    要不然,留着他们,铁路线的安全根本没有保证。

    成吉思汗之后,蒙元人认识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