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旅途(第3/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地理大发现对国家的用处。其后后,蒙元又对岭北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勘测。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和瑞带队,第一次走陆路抵达北冰洋,知道了通过昂可剌河(叶尼塞河)就能抵达北冰洋。

    所以第二次他造了三艘大船,每艘船上一千人,沿着昂可剌河抵达北冰洋,并且带回来了大量白银。

    前两次勘测岭北,是为了了解地形,第三次勘测,则是蒙元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些小型部落。

    这一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完州人刘好礼为五部断事官时进行的,不过岭北的野人部落见他人多势众,根本不理睬他,见了他们就跑。

    第四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大天文学家郭守敬为使其编的授时历更准时,在元至元十六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搞测量。

    他建议应在“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测验。

    该建议被采纳后,郭守敬主持了这次对北极地区的测量及探险。

    元史天文志称这次测量及探险为“四海测验”。

    郭守敬选精通天文测量技术人员十四人及两百余一般测量人员,一千多辅助人员。

    他带领这些人在南北长一万一千里,东西宽六千里的广大区域每隔十六度设一测景所,全国设二十七个,最北的北海测景所,地点为昂可剌河入“北海”(北冰洋)处的北极圈附近。

    这次试验进行了包括“北极出地”、“夏至日影长”、“昼夜长短”三项天文地理的测量。

    此次测量为元代改历之重要依据。郭守敬主持的这次北海测验,其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及参加人员之多,是时不惟在中国,在世界亦属前所未有。

    其后,蒙元在一百多年间对岭北进行了多次小规模的探索,并且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不过他们因为缺乏对定位的精密测试,留下的地图和资料只能作为参考。

    朱瞻基从登基之初,就一直大力推进对岭北的地形,地图测绘。几十年来,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编绘成书,放进了大学的国家地理书籍中。

    以至于当要修建通往唐林城的铁路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在派人重新勘测,因为几乎所有的资料,都已经收集起来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沿着地图寻找一条最合适修建铁路的路线,然后再具体测量就好了。

    因为家族封地在唐林城,林汉伦自幼就特别重视这方面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