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剿抚之争(第3/4页)  明末阴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丝毫不担心陷入乱军之中,再看看你宋贤,屁用没有,就知道咬人。

    想到这里,崇祯对宋贤怒目而视大声道:“朕闻为王者,视海内一家,封域之内皆为朕之赤子,登州兵马亦是朕的子民,你缘何非要赶紧杀绝。张爱卿一心为国,为朝廷出谋划策,解决难事,你提不出半点有用的建议,却攻讦于他,莫非以朋党之见?”

    宋贤跪在地上,听崇祯以朋党相责,一张菊花般布满皱纹的老脸顿时涨的通红,自从明中叶以来,朝堂之上朋党相互碾轧,士大夫不论是非,只论亲疏,已经成为了朝中大害,从皇帝口中说出朋党这两个字来,一般的大臣恐怕已经吓得要昏死过去了。

    但宋贤的性格极其倔强,这是许多御史的通病,听了崇祯的责备只是怒而不畏,他挺起胸脯高声答道:“陛下,臣前日疏中云‘招抚之计,乱军流窜,流毒山东,民怨沸腾’,实在是为我大明社稷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并非是为了那门户之见,相互攻讦。

    臣二十年躬耕垅亩,中年方得出仕,今日已经五十有余。幸蒙陛下圣恩宽大,赦臣不死,得至今日之位,得瞻天颜。臣即竭犬马之劳,未必能报陛下圣恩于万一,若遇事缄默,知而不言,则何以报陛下,何以尽臣职?

    前山东巡抚余大成乃是庸臣,他一力主张招抚,结果陛下也看到了,一抚而六城陷,再抚而登州失,三抚而黄县破,四抚则莱州围。

    天下间岂有这等招抚之法?这不过是迁延时日,一旦乱军无所顾忌,发动全力攻破莱州,西进再无阻碍,尽散钱粮招兵买马,而后十数万叛军攻城略地,此等载货祸较‘闻香教’更甚,整个山东乃至中原,恐不复为朝廷所有了!”

    上面的崇祯面无表情的倾听这宋贤的禀报,心中甚至不快,他已经打定主意要招抚了,而且主观上认为招抚能成,这宋贤这么不识趣,攻讦招抚之策。

    崇祯坐在宝座上,见宋贤跪在地上满头白发,抗声直言,心中的怒气却是越积越大,不由得厉声喝道:“好,若是按你说的不用招抚,那怎么办?用兵吗?哪来的饷银?哪来的粮食?你说张国臣的法子不好,那你说用什么法子?”

    文武大臣见崇祯发怒,个个惊恐失色,都替跪在地上的宋贤捏了把冷汗,但宋贤素来以“文死谏,武死战”自诩,现在想着正是自己为人臣死谏的时候,心中没有生死顾虑。

    宋贤倔强的看着金台上的崇祯,大声回答道:“陛下,大抵朝廷额定之兵,原有额定之饷。今兵多虚冒,饷多中饱。但求加以清理,认真实练,自可实兵实饷,何必担心无兵讨贼?

    大明现在不是无钱无饷,而是少有清白奉公c认真做事的人,若是得其人,则利归公家;若是不得其人,则利归私室,纵然搜尽百姓脂膏,亦无裨益。

    微臣恳请陛下,择一能干之人,就近在直隶,河南募集钱粮,调集大军,一举荡平叛军!

    今日微臣不避斧钺之诛,冒死直言,还望陛下三思!”

    崇祯听到这里,本已经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气,但他想到宋贤是御史,从宣宗时代开始,这些御史都以被皇帝打板子为荣,博得一个犯言直谏,不畏强权的好名声。

    如果自己对其加以责罚,只恐后世在史书会对宋贤赞扬不已,反倒是自己留下昏君的恶名,这样的事情一般的皇帝都不愿意干,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后期,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跟打鸡血一样,争抢着忤逆皇帝,抢着被打板子,皇帝一般情况下还得捏着鼻子忍下了,不处罚他们!

    只得强自忍下胸中的怒火,对张献可道“你这些不过是些书生之见,朕岂不知道这些积弊,但眼下辽东兵事甚急,岂能容得山东再生事端?

    张爱卿能不废一兵一矢,一钱一粮而抚平流贼,便是与朕与大明有大功的臣子,岂容得你百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