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解放印象(第1/1页)  闯新疆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江镇解放晚一些。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底,解放军来之前,听说要打仗,母亲带着我们兄弟躲到舅舅家石桥子杨家院子后面的山洞里。我在杨家院子上过私塾,还看见过一些大同学在山洞里打野猫。那天晚上在洞子里呆了一夜,只听镇上响了一阵鞭炮似的枪声。第二天回家,见大街上来了很多解放军,还有女兵,还有兵带着猴子。我们家也住了一些解放军,解放军特别喜欢小孩,一个姓金的解放军还带着我到书院(解放军就餐的地方)吃了一些肉包子。解放军说,他也有一个象我这么大的孩子。临江镇解放时,解放军没有费一点劲,当地的基干队(保安团)没怎么抵抗都跑了。当时有顺口溜讽刺他们“基干队,脚杆长,炮一响,翻大梁”等。

    解放初,解放了的人们真是欢天喜地,喜气洋洋。那时镇上农村到处都在扭秧歌c打腰鼓c玩龙灯c舞狮子,庆祝翻身解放。我和弟弟c妹妹从家里翻出来几顶满清时代的帽子,戴在头上,用红纸染红脸蛋,也在家门口扭秧歌玩。

    那时,解放军文工团在书院操场演戏,看戏的人山人海,我每次都要挤到前面去看,一连看了“白毛女”“”“赤叶河”几个大戏。每次都要掉下不少眼泪。我特别喜欢看耍龙灯和舞狮子。这里不但白天玩看龙,晚上还有夜龙,又称火龙,很是惊险壮观,纸竹扎的龙身里亮着灯,玩龙灯的人赤膊上身,下面穿着短裤,批着淋湿的麻袋片,一些人用铁水打出火花,一些人点燃花炮(火药砖头制)对着一个人的屁股上冲,有的为了整玩龙的人,许多花炮对着一个人的屁股冲,如果浇水的人跟不上来浇水,玩龙灯的人屁股就烧烂了,只好扔了龙灯把跑。有时,一条街与另一条街的火龙碰上了,还要打起架来。临江镇舞狮也很有特色,逗狮子的有大头笑罗汉,有“猴子”,有“土地公公”,互相挑逗c幽默诙谐,引得观众笑声不断。特别惊险的是,垒起五六层高的八仙桌子,狮子爬上去做各种表演,很是精彩。天旱时,临江镇还要玩水龙求雨,龙是用松柏树扎起的,沿街的人提着水桶向舞龙人身上泼水。

    解放后,农村搞土改,幺老子(我的姑姑,解放时划为小业主成份)的佃户几次跑到家里来,母亲挺身而出去顶住,和他们讲政策,我记得,母亲还带着我到三和场乡公所找了乡长,以后就再也没有来揪幺老子了。我家原来也分了几亩土地,因生活困难,解放前卖掉了。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