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个性与争吵(第1/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彭施鲁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om)此时四分区主力全部被杜开山带走参战。留守的兵力不过是一个正在组建的基干团、一个骨干团,以及刚刚完成重新编组的宝清县大队。总兵力加在一起不过三千多人。

    而其中兵力最充足的分区基干第四团。因为按照计划,调拨过来的七个连的后备兵员还没有全部到齐,只到了两个连的兵力。

    即便是在接到总部的电报后,彭施鲁将宝清县大队的三个中队,杜开山留下的分区警卫连两个排紧急补充到这个基干团,也不过才七个半连的兵力。其中有战斗经验的只有杜开山留下的用来组建新部队的两个半连以及分区警卫连的一个排。

    而作为主力使用,甚至连军装上警备字样的臂章还未来得及换下,便被编出这个基干团的宝清县大队。由于是以富锦调过来的基干民兵为主第二次组建,装备还很薄弱。主要装备的还都是主力换装下来的意大利步枪,每个中队才三挺歪把子机枪。整个县大队才有三挺重机枪和五个掷弹筒。

    尽管补充进基干团,经过混编以及彭施鲁从分区调拨的后备装备,武器装备有些加强,但还是显得很薄弱。尤其是炮兵数量缺口较大。与主力部队以及分区原来的基干团相比,这个编成的基干团,只有一个曰式九十毫米迫击炮连、一个九二式步兵炮连。

    每个连才六挺主力部队已经陆续开始淘汰的歪把子机枪,十二支冲锋枪。每个营才有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一挺两挺翻新过的维克斯水冷重机枪。步兵装备的还是战役开始前,军区调拨的库存意大利造步枪。与主力部队掷弹筒配备到班一级相比,这个基干团每个连才有三个掷弹筒。

    实际上与即便在临时加强了县大队三个中队后,总共才有六个连的给军区代培的骨干团相比,这个在主力被调走后,临时组建担任宝清守备任务的基干团,兵力实际上已经算是很充足的了。

    原本按照总体作战计划,宝清县城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舍弃的一枚用于分散曰军兵力的棋子,并未打算长期固守。甚至整个宝清县,除了西部山区和北部的七星河一线之外,杨震都没有打算固守。

    这两个团一是为了组建新的部队。(www。suimeng.com)二也是为了起到的一定的吓阻作用。最关键的是,宝清县城在曰军未北上的时候,还是要留下一部分的兵力担任防御的。在曰军进入宝清境内的时候,一个县城总不能唱空城计吧。而且后勤部在这里还有一个野战医院和一个物资前送点。

    尽管眼下宝清县城的大部分居民已经全部北迁移,整个县城除了兵之外,还为迁移走的居民已经是寥寥无几。但作为东线一个支撑点,这里尽管已经做好了随时放弃的准备,但该留下部队还是要留下的。

    但形势突变,曰军此次十一师团放弃西进,倾巢北上。以两个不满编的团,在兵力、火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之下,阻击曰军一个师团的主力,压力可想而知。三天的时间,说实在的,彭施鲁心中真的没有多少把握。

    实际上曰军并未给彭施鲁留下多少调整部署的时间。就在杨震的两个警卫连进入宝清县城的半个小时之后。一路强行军赶来的浅川大佐带着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宝清西南方向的小镇夹信子。

    固守夹信子的是以关内空运来的第一批部队中两个连,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动员的后备部队,以及宝清县大队三个中队组成的四分区基干四团的一个营。说是一个营,实际兵力只有两个连。

    现在对于彭施鲁来说,最有利的便是杜开山在调任四分区司令员后,沿着作为整个东线战场支撑点的宝清外围修建了不少的防御工事。尽管这些防御工事因为没有钢筋混凝土而显得有些脆弱,但毕竟有总比没有要强得多。尤其是几乎环布了整个宝清外围所有重点部位的反坦克壕和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