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李仙宗入朝(第1/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是一个朝会的日子,一大早,武则天欢天喜地进了紫宸殿。今日要在朝会上召见李仙宗,想到此事,她不觉心旷神怡。闻听人言,李仙宗神通广大,说风是风,说雨是雨。有了这位活神仙,天下百姓便可衣食无忧。天大的喜事,岂不让武则天喜笑颜开?她在殿台上站定,又想起一件事。不待众臣山呼,武则天高声叫道:“婉儿宣旨。”

    上官婉儿念道:“凤阁衙门,朝内中枢,凤阁令不可出缺。封武承嗣为凤阁令,总领朝班,协理国事。钦此。”

    武承嗣慌忙跪下,喜眯眯地大呼:“谢太后!”

    众臣见状,旋即色变。武则天也看到了这一点。她深知武承嗣为相,难以服众。但已决策,岂能收回成命?武则天正在左右为难,狄仁杰救了她的驾。

    这时,狄仁杰上前一步奏道:“太后,臣回朝缴旨。”

    武则天一见狄仁杰,欣喜万分。她注视着台下,竟没看到李仙宗。武则天关切地问道:“狄爱卿,李仙宗可曾来朝?”

    狄仁杰一揖答道:“回太后,臣不辱使命,李仙宗在殿外候旨。”

    武则天如获至宝,满脸堆笑地叫道:“宣李仙宗进殿!”

    武士高呼:“宣李仙宗进殿!”这声音嗡声嗡气,传遍大殿内外,听来十分威严。

    李仙宗听了,甚为惊慌?他战战兢兢地走进大殿,跪在武则天面前。李仙宗颤抖着声音应道:“草民李仙宗晋见太后。”

    武则天注目李仙宗,见他年轻有为,眉清目秀。如此年纪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武则天不禁喜上眉稍。她郑重问道:“殿下可是李仙宗?”

    “正是草民。”

    武则天又问:“可是李淳风的孙子?”

    “正是。”

    武则天担心李仙宗拘束,她幽默地一笑安慰道:“狄爱卿言讲,你怕哀家怪罪,因此,不与官家来往。哀家看你天资聪慧,通达事理,如何会有这般想法?何况,你爷爷讲的也是实情。没有他的八字箴言,哪有哀家今日的荣华?”

    李仙宗这才放下心来,感激地一揖道:“谢太后。”

    武则天又望了李仙宗一眼,见他仍有些局促。为了安慰李仙宗,她欣喜地唱道:“你既知天时,也愿为天下农人做事,哀家封你为钦天监少卿如何?”

    钦天监少卿六品官,李仙宗刚刚入朝,就荣登高位,此事天下罕见。李仙宗不知深浅,跪下一揖道:“臣领旨谢恩。”

    武则天的破例之举,引起李敬玄的不满。他咄咄逼人地奏道:“太后,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李仙宗刚刚入朝,未有见树,冒然封此高官,实为不妥。应该先考其德能,再行封赏才是。”

    武则天何等睿智,一眼便看出问题所在。讲话的李敬玄一人,不满的定有许多人。可李仙宗是自己费尽心机请来的,不压服群臣,李仙宗难以施政。想到这里,武则天威严地斥责道:“李仙宗声名远播,哀家求贤若渴,岂不封赏?他的本领是观测天时,一时八刻天气有何变化?李敬玄,你既是不放心,就要讲出一番道理来。哀家问你,对李仙宗如何考察?”

    李仙宗见众人不服,太后面有难色。他微微一笑奏道:“太后不必忧虑,刚才臣在殿外发现天象有异。”

    “何异之有?”

    李仙宗刚才还有些心有余悸,见太后如此看重自己,不由放宽了心。他神情笃定地答道:“顷刻之间便有雷雨大风。”

    朝臣中,何人不知苏良嗣与李敬玄的情谊?无论在哪件事上,二人总是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今日见李敬玄受到责难,苏良嗣岂能无动于衷?听了李仙宗的话,苏良嗣轻蔑地笑道:“小伙子,此话岂非骇人听闻?刚过上元节,何来的雷雨?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过了二月二,方可听到雷声。诸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