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得寸进尺(第1/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会上,山呼已毕,武则天升座。她坐在龙椅上,又想起了武攸嗣。侄子是死是活悬而未决,如何放下心来?武则天向台下望去,并不见魏元忠。她顿时慌了神,心急火燎地叫道:“魏元忠何在?”

    魏元忠从后队挤出,双手一揖答道:“臣在。”

    武则天郑重问道:“魏爱卿,此次出征,大获全胜,你是国家的功臣,如何站在后队?”

    魏元忠陪着小心答道:“臣职微官小,理应站在后队。”

    武则天这才想起,得胜回来,尚未及时封赏。于是,她多了个心眼,不愿开门见山地询问武攸嗣的事。而是绕了个弯子冠冕堂皇地问道:“魏爱卿,朕有话问你。此次凯旋,可喜可贺,不日将为有功将士庆功。你不妨与众臣讲讲作战经过,也好张扬吾大周的国威。”

    魏元忠满面春风地奏道:“陛下天威浩荡,吾军一路获胜。臣的战法是集小胜为大胜,前前后后共打了二十六仗,吾军皆胜。突厥的战法是速战速决,臣故意与之周旋。两个月过去,敌人粮草不济,难以支持,急忙向吾军交递降表。此役杀敌三千,俘敌五千,为张扬陛下的好生之德,臣将俘敌全部放回。突厥王喜不胜喜,为吾大周纳贡骏马五千匹,以示报答。”

    武则天笑逐颜开地夸道:“作战攻心为上,爱卿实在高明。你放回战俘,对敌人是一个警示,下次绝不敢轻易来犯。”

    “谢陛下夸奖。”

    武则天绕了个大弯子,才说出心里话。她轻描淡写地问道:“三日之后,朕在太初宫为有功将士庆功,先锋武攸嗣迟迟不归,是何道理?”

    魏元忠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武攸嗣是皇上的侄子,迟迟不归,容易引起误会。他连忙解释道:“陛下让臣一路关照驸马,臣不敢大意。此次出征,臣未敢让驸马出战,只命他看守大营。回程的路上,武攸嗣主动请缨押运战马。如今他赶着马队尚在途中,不日即可到京!”

    武承嗣、武三思对视一眼,不由松了一口气。

    武则天大加赞赏道:“魏爱卿功不可没,理应封赏。上官婉儿宣旨!”

    上官婉儿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朔州一战,斩获颇丰,长中华志气,扬大周国威。几经周折,终获全胜。魏元忠智勇双全,为国建功。封为凤阁鸾台平章事。钦此。”

    魏元忠慌忙叩头,连连答道:“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三日之后,武攸嗣果然还朝。君臣见面,皆大欢喜。之后,武则天在太初宫为有功将士设宴庆功。庆功会上,皇上对有功将士各有封赏。处理完军旅之事,皇上恩准,魏元忠歇假十日,方到凤阁省办差。凤阁鸾台平章事,也是副相,从此以后,魏元忠位列相班,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魏元忠升职,许多大臣都来祝贺。一时间。魏府门前,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煞是热闹。

    一日,魏元忠在客厅闲坐,武攸嗣突然进了门。魏元忠抱拳一揖道:“臣恭迎建昌王,请上坐。”

    武攸嗣还朝之后,先在庆功会上风光了一番。回到府里,太平热情相待。这对于庸庸碌碌的武攸嗣来说,是天大的荣耀。武攸嗣虽呆,却知感恩。他对魏元忠心存感激,专程过府答谢。武攸嗣把一包东西放在案上,郑重一揖道:“魏大人,这是家人从洛水打来的鲜鱼虾,不成敬意,略表寸心。”

    魏元忠虽说看不上武攸嗣,面子话仍得敷衍几句。他热情地夸道:“建昌王虑事周密,甚事都想着老夫,不胜感谢。”

    让武攸嗣感激涕零的是,回府之后,公主对他一反常态。不热不冷的面孔不见了,与以往判若两人。他想入非非,欲再立新功,进一步赢得公主的欢欣。于是,便找到魏元忠。武攸嗣笑容可掬地讲道:“魏大人,你带本王出征杀敌,为国立下战功。太平见了,春风满面。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