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多邀请你,才会举荐你,不然你嘴笨,给君王举荐过去,应对不好,君王觉得你是半桶水,就算满腹经纶也没用,还连累着举荐人挨骂。
昔日商鞅大才,偏偏魏惠王觉不出来,而景监向秦孝公推荐了三次才算让秦孝公有点兴趣,可见没点口才着实很难混下去,也难怪苏秦、张仪靠着长篇大论能赢取功名。
我记得有人质疑史记里苏秦、张仪故事的可靠性,因为苏秦张仪劝说君王的话实在太长,有些空洞无物,我都懒得看,是谁把这些言论记下来的呢,估计是司马迁瞎编的吧。
其实也不全是,苏秦、张仪说的话可能不是原文,但大致是这个意思,春秋的时候朝廷开会,一般会有史官在做个会议纪要,不然你说安排了我去赈灾,我说没有,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国家大事总不能这样搞吧,虽然刻字麻烦点,但还是要的。
史官记忆力也好,回去后回忆过程把大致言论记下来,也是可能的。何况这种大事,卿大夫间也相互讨论,谈谈对对方言辞的看法,甚至传播到民间,演绎成故事而后被有心人记录下来,也是有可能的,于是流传下来。
孟子参加了几场宴会,牛刀小试一把,大梁城内其他门派弟子纷纷表示学艺不精,说不过,也着实让孟子露了把脸。
于是大梁城内,孟子成为街谈巷论的风云人物,席上舌辩群杰的言论也被编成故事广为传播。
一来二去,梁惠王也听说了,知道这人名气大,有真本事,于是正式接见,看见孟子的第一句话就是,老人家。
我说孟子生于公元前380年,可是百度百科说梁惠王生于公元前400年,按照这逻辑,梁惠王应该说小伙子,除非梁惠王保养得好,而孟子则太老成。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是要多思考的。
魏惠王跟孟子说,东辱于齐,西辱于秦,南辱于楚。商鞅是公元前341年攻打魏国的,而魏惠王是公元前369年即位的,按照这逻辑,此时魏惠王上位时孟子才11岁,得叫魏惠王叔叔,懂事点叫哥哥。
所以孟子见魏惠王的时候起码是四十五岁以上,五十多才出山可能性更高。
魏惠王说,老人家千里而来大梁,肯定是给寡人带来什么好处的吧。
魏惠王这么说很符合逻辑,那时候游说之人见面,怎么可能说是为自己谋取功名地位财富,肯定开口是说,我为君王送来什么,好消息啊,送来称霸的可能性啊,至不济也是君王你印堂发黑,不日就大祸临头,魏惠王配合的说,请先生指教之类。
孟子洒然一笑,大王为什么要说好处呢,我孑然一身,能给君王带来什么好处,我所知道的就只有仁义罢了。
魏惠王一怔,不过见多识广,当初爷爷魏文侯见吴起的时候也说自己好仁义,不喜欢打仗,结果吴起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啪啪的打爷爷的脸,还说的爷爷起身道歉,让奶奶给人家斟酒赔罪。
不过后来父亲魏武侯跟吴起说魏国山河险要时,吴起又说,在德不在险,让父亲佩服不已。吴起就是儒家学子,看来儒家都是这样,喜欢不走寻常路罢了。
魏惠王笑笑,还望先生指教。
孟子说,大王只讲好处,那卿大夫和士人也都讲好处。国家内能弑君的无非是卿大夫,他们只讲好处,君王就危险了。君王反不如讲仁义,没听过仁人不顾亲属,义士谋害君王的,为大王计,还是多听听我说的仁义吧。
魏惠王哈哈大笑,这人果然能说会道,只是掌国这么多年,自己也知道仁义那套不怎么灵光,这人还有待观察,于是慰问几句后让他会馆歇息,来日再召见他。
魏惠王在国家公园沼池游玩的时候,又约孟子一起聊聊,指着园林中的鹿群和鸿雁说,贤人也喜欢这个吗?
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