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多用途(第1/5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多用途

    d一26b垂直起降攻击机服役时的编号为q一26b,直到2034年大批量装备部队,不再需要保密,才使用了现在的编号。也正是如此,直到2034年,外界才知道共和国陆军装备了采用“吸入式电离电磁回旋推进器”的垂直起降航空器。

    若论出名程度,d一26b绝对超过了任何一种飞行器。

    与q一26a相比,d一26b除了基本结构有不到60的相似度之外,其他方面都变了样。两套“电磁回旋推进器”(简称)的蜂窝状毛细进气口设置在机身前端两侧,保型设计的加速通道向后延伸,在翼根处折转进入机翼内部,最终连接到距离翼尖三分之一处的三向可控喷口c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上下两侧的8处矢量推力控制喷口上;为推进器提供电能的1500千克14级复合蓄电池全部采用保型设计,其中600千克安放在机身内部由高强度合金装甲保护的电池舱内,另外800千克则以填充的方式安放在机翼内;受推进系统加速通道的限制,原先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弹舱移到了机身中央,以并列的方式安放;因为采用了矢量推力控制系统,所以全机没有气动控制翼面。

    与j一16一样,除了得到保留的机翼还有点飞机的样子,d一26b的外形没有一点传统飞行器的样子,看上去更像是长了一对翅膀的重型卡车。因为主要在超低空作战,对飞行速度与隐身要求不是很高,所以d一26b并不十分重视气动外形,即便飞行速度慢一点c隐身能力差一点,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与空军战斗机相比,d一26b更重视生存能力,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正是如此,d一26b的装甲用量高达750千克,不但飞行员座舱得到了严密保护,电池舱c推进舱与弹药舱都得到了保护,甚至连机翼下表面都敷设了厚达10毫米的高强度合金装甲。因为d一26b主要在超低空活动,对其威胁最大的是小口径高射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所以陆军航空兵要求d一26b必须具备抵抗30毫米穿甲弹直接攻击,与防空导弹预制破片战斗部间接攻击的能力。为了增强生存能力,陆航还明确要求在损坏1台推进器的情况下,d一26b至少能够继续飞行30分钟,最好能够带伤返回位于500千米外的基地。

    用“飞行坦克”来形容d一26b一点都不为过。

    与q一26a相比,d一26b最出色的能力就是超远的攻击距离。

    为1500千克复合蓄电池充满电之后,d一26b在轻载(只携带1500千克弹药)时的飞行距离超过3500千米,重载(携带4500千克弹药)时的飞行距离接近25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充电的情况下,可以携带3000千克弹药到800千米外的战场上执行至少2小时的作战任务。

    攻击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d一26b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却大幅度降低。

    按照陆航制订的标准,1个大队的24架d一26b只需要1套电力供应系统,每架次的后勤维护工作量不超过8小时,单次飞行的充电时间为半小时。也就是说,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情况下,d一26b只需要45分钟就能完成再次起飞的准备工作(充电与弹药补给必须分开进行),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个4人地勤小组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维护与检修工作。

    可以说,后勤保障能力,决定了d一26b的装备规模。

    与空军相比,陆航只是隶属于陆军的兵种,而不是独立军种。虽然陆航的技术军人比例在陆军中最高,但是作为传统军事力量,陆航的技术军人数量远不如空军。如此一来,武器装备的可维护性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空军的j一16系列战斗机是8人地勤小组,光是维护人员就比陆航的多出一倍。

    性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