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2章 袁吧论袁文章述评(六)(第1/3页)  袁崇焕之孤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外卷二百度袁吧近两个月来论袁文章述评

    四广渠门大战,关宁援军也败了?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这一天,后金兵在北京城的德胜门和广渠门同时展开了与明军的两场大战。

    德胜门战场,是皇太极率后金右翼四旗及蒙古兵对满桂、侯世禄之宣(府)大(同)兵,以满桂、侯世禄溃败而告结束――

    先看后金方《清太宗实录》记载:“上立德胜门外,审视虚实。谕火炮营兵进前发炮火。又谕蒙古兵及护军等,俟敌发炮毕,蒙古兵与红旗护军由西面径进,正黄旗护军从旁冲入。于是两路进兵攻击,追至隘口,掩杀之。有遁出者,上复遣御前兵追杀之。”(《清太宗实录》卷五,天聪三年十一月辛丑)

    再看《辽师入卫纪事》记载:满桂“在安定门以西虏束不的战,败绩,且不知处。营中遗弃辎重甚多。公亟令寻觅满帅,并简所遗军器。少顷,回报满帅带有败卒百余,卧关圣庙中。其所遗弃军实,见有城上内臣在彼收取。时犹虑满帅不免于法。迨二十二日,则满帅且调入内城矣。”(《边事小纪》《辽师入卫纪事》)

    广渠门战场则以九千关宁援军对二万后金兵,而且一战“却敌十余里,追北至运河”,又从而宣告:袁崇焕率关宁援军抱必死之心保卫京师的第二次背城大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崇祯实录》记载:“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徒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于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夜收兵。上赐酒食劳军。”(《崇祯实录》卷二,崇祯二年十一月庚子)

    梁启超《袁督师传》载:崇焕军“二十日,转战于广渠门,自辰达申,却敌十余里,追北至运河,清将阿巴泰、阿济格、恩格德尔之军皆溃。太宗及诸贝勒相语,谓十五年来未尝有此劲敌。”

    关于广渠门之战,常见反袁者所诟病者,一是金庸先生在其《袁崇焕评传》中所涉及到的“九千破十万”的问题;二是明与后金到底谁胜谁败的问题。

    一,“九千破十万”的问题

    第一,有关后金第一次破口犯明的兵力,曾有几种说法:十万说(例如金庸先生在其《袁崇焕评传》中即持此说);数万说(例如阎崇年先生在其《袁崇焕传》中所持此说);网友ouz先生也有考证(见其文《由<度支奏议>推测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城大战时,在城外的明军作战》):

    就当时户部尚书毕自严《度支奏议》中的供应粮饷记录,推测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城大战时,在城外的明军作战部队人数。

    《度支奏议》中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呈报的〈酌议解发援兵行粮疏〉说兵部调了宣大援军各一万(即两万人),已出发的有宣府一万一千二百三员、大同五千,也就是一万六千余人。

    而十一月十九日〈措发满桂侯世禄兵马本折行粮〉中,十八日户部接到圣旨,满桂(大同兵)已到北京城东北的东直门,户部回奏兵部说满桂是在城北的德胜门,“臣查总兵满桂率兵五千赴援马亦称是在”。因此满桂的五千兵已抵达北京,由于有提到马,户部又发了豆料,应该是骑兵。奏章中后面又有“侯世禄近闻亦至”、“侯世禄兵到若干即与陆续先发不得耽待钦此”,由于这份奏章是十九日发出、二十日崇祯批示的,因此推测可能当时宣府军并没有全数抵达北京城。

    其他的史料亦曾记载德胜门一战,侯世禄避战,满桂领五千军作战的记录。

    由此推测二十日皇太极本军在北面德胜门遇到的城外勤王援军应该是上限一万六千余、下限五千余的宣府、大同援军。

    当日东面广渠门督师袁崇焕部的人马在《度支奏议》未有详数,其他的史料记载为骑兵九千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