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指点迷津(一)(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尽管严世蕃指点贺兰石开出了银票,但如何才能把银票送给皇上却让他十分头疼――要知道,天子富有四海,哪能看得上这区区十万两银子?若是皇上动怒,翻脸无情,贺兰石便是第二个沈万山!直到皇上提及变卖户部库藏贡品之事,才让他找到了这个机会,发暗号给贺兰石。只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贺兰石能这么准确无误地领会自己的意思,还把话说得如此恳切又如此滴水不漏,心里不由得一声赞叹:有这般本事,难怪他贺兰石能从诸多商贾贩夫中脱颖而出,纵横官商两界无往而不利!

    此外,贺兰石刚才奏对之时说严世蕃曾向自己提说过变卖贡品一事,不用说是在皇上面前帮他美言,说他能为君分忧。于情于利,严世蕃都不能不投桃报李。于是,他当即站了起来,愤愤然地说:“贺兰石!皇上此举不惟是解决目下国朝财政难局,更是要为我大明立一可法万世之律令规制,教诲后世人君节用爱民,与你们这些理财官员是否尽心王事有何干系?如此穿凿附会,简直有辱圣心远谟!还拿出自家的银子来抵罪!皇上至正光明,朝廷律令如山,你若真有玩懈怠职之罪,又岂是些许银钱所能折抵的!身为人臣,竟做出这等可笑复又可恨之事,,还不快快向皇上请罪!”

    朱厚可不知道严世蕃是在跟贺兰石唱双簧,只觉得严世蕃的话恰恰说中了自己的心声,便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感慨地说:“东楼说的不错。人无百年命,常怀千岁忧,朕身为天子,不能不为我大明家国社稷、天下苍生做万世之谋啊!不过,东楼,你也不必求全苛责,贺兰石也是一番好意,朕能领会得。”

    他随手将银票放在了几案上,伸手将贺兰石扶了起来,继续说道:“你的顾虑,朕其实也曾有过;更有不少朝臣上疏劝谏,说是折价变卖贡品有损天家体面、朝廷威仪。这么多年以来,朝廷开征贡品,各地贡户民众不胜劳扰,往往因为完贡而倾家荡产,更禁不住各级贪官墨吏层层加码,被逼得卖儿鬻女、逃亡自尽。可是,谁曾想过,贡户民众用命换来的这些贡品却积压在户部仓场之中,虫蛀鼠咬,日渐腐坏,每年户部上报损耗都有好几十万两银子,当日商议此事,马阁老曾说过一句话‘这都是我大明百姓的血汗钱’,说得好啊!既然是我大明百姓的血汗钱,朕就不能只图了自己的面子,就白白地糟蹋了那数以百万计的民脂民膏!是故,朕命户部有司一方面清理各地的贡赋,当免则免,能减就减,尽可能地不再扰民害民;另一方面清点库藏,将那些长年积压于仓场之中的贡品估价变卖。如今朝廷正在大力推行工业革命,需要国家投资的地方很多,那些贡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正得其所?”

    接着,他拍了拍贺兰石的肩膀,恳切地说:“你们这些理财官员这些年里也着实辛苦了,就拿你贺兰石来说,一个开民市的建议,每年就为朝廷增加赋税收入上百万两银子,各地百姓因民市兴盛而得到的好处更是不可估量,可谓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方才又提出了通商西域的建议,又能给国家开辟一大财源,并给百姓和退役兵士带来颇多实惠,更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稷之谋。这些事情朕心中都有数,你就不必妄自猜度,过于自责了。”

    贺兰石刚才的悲痛完全是装出来的,但此刻,却真的哽咽了:“皇上如此爱惜百姓、体恤微臣,微臣纵然肝脑涂地,也难报之于万一……”

    “呵呵,尽心王事,为国效力,就是回报了朕,也不必这么说什么肝脑涂地的话。不过,”朱厚话锋一转,说:“既然说到这里,朕就又要说你两句了,其实也是说你们晋商的。方才朕说过,徽商只是对乌纱帽和红绣鞋舍得花银子,可那是以前。这两年里,他们眼见着丝绸在南洋那边卖得好,每亩桑田产的桑养蚕缫丝,收益本就比稻田高,朕又下旨,对新改的桑田仍按稻田起课征税,不许增加赋税,他们瞅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