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南天门上(二)(第1/10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阴沉沉的,北风凛冽,象是还要下雪。古北口要冲将军楼上,67军的战地指挥所内,已经生起了火。叶挺原来只有一件薄薄的黄呢子军大衣,他没想到都3月份了,北方居然还是这样寒冷,幸好在冷口的32军那里商震送给了他一件军大衣,外加一件厚毛衣,加在大衣内,他才抵住了严寒。

    现在,叶挺在这个简陋的指挥所内,与参谋部次长杨杰,代表北平军分会,迎接了刚刚赶到的中央军25师的将领们。

    “雨东兄,你我自平定商团叛乱和东征起就并肩作战,北伐时更是齐头并进。不意戎马倥偬,转眼一别六载,雨东别来无恙乎?”

    “叶参座天下名将,淞沪、热河杀得日寇胆寒,不愧为我革命军人楷模,在下要多向参座学习用兵之道。”

    “用兵之道不敢当,余于蒸鱼之道却颇有心得,请雨东兄等会品尝如何?”

    “免了,免了。在下只有遁席。”

    与座中人都大笑起来。

    被唤作雨东之人,即是中央军25师的师长、铁血名将关麟征,黄埔一期生。当年在黄埔时,每餐都有鱼可吃,而关麟征是陕西人,没有吃过鱼,常恐被鱼刺所伤,所以每次吃鱼总是避之则吉,众人常以这件事来笑他,他亦不以为忤,叶挺为保定系,在国民革命军中比黄埔系高了一辈,又熟知关麟征的习性,所以才和他开了这个玩笑。

    关麟征字雨东,1906年出生于陕西户县一贫穷的农民家中,有着秦陇之士那种粗犷豪迈的性格,对同事总是热情爽朗,对上级则忠恪恭谨。在中央军中,关麟征所部俨然自成一个小派系,即“25师、52军系”,自国民党军败退台湾后更是成为台湾“国军”的中坚主力。

    关麟征18岁那年,与要好的同学阎揆要(阎奎耀)、杜聿明、张耀明等,从《新青年》杂志上得知黄埔军校招生,便从陕西匆匆赶来。然而考期已过,多亏了陕西同乡、同盟会元老于右任先生举荐,才成为黄埔一期生。否则,历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里就会少一位阎揆要中将;在后来的长城抗战中,国民革命军里也就少了一位关麟征师长,台儿庄大战中少了一名张耀明师长,昆仑关大战则会少了一位杜聿明军长。

    关麟征从黄埔一期毕业后纵横沙场数十年,历经东征、北伐和抗日诸役,身经百战。1928年,关麟征任南京警备司令部第2团团长。不久,又调任11师61团的团长。师参谋长罗卓英想联合该师任团长的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李默庵、肖乾、关麟征等,撵走师长曹万顺,向上级推举副师长陈诚任师长。在罗征询他们的意见时,关对罗说:“这个师长当将军太矮了(陈诚有“陈矮子”的外号),当童子军领袖又绰绰有余,不比曹万顺强多少。”此话自然传到陈诚耳朵里,心存不满的陈诚借故把关麟征推荐到杂牌师新编第5师任副师长,排挤出第11师。不久部队整编,新编第5师裁撤,关麟征只得改任第1教导旅(旅长汤恩伯)的团长,从此直肠子的关麟征对一肚子弯弯肠子的陈诚痛恨不已,立誓报复。

    1930年5月教导第1旅划归教导第2师(师长张治中),关麟征任该旅第1团的团长,参加了中原大战,战绩十分出色。年仅26岁的关麟征深受蒋介石的赏识,以作战勇敢,擅长指挥而扬名。

    1932年9月,蒋介石第四次“围剿”鄂豫皖苏区。关麟征任第4师(师长徐庭瑶)独立旅的旅长。由于鄂豫皖特派员蒋先云的“关照”(见本文前述章节),独立旅连下正阳关、霍丘城,在围剿军中战绩第一。此后虽然受困于红军的“地雷阵”再无寸进,但相比其他被打得焦头烂额的部队来说还算保全了“不败金身”,蒋介石在“围剿”失败懊恼之余,为鼓舞士气,亲自题写描述关麟征此战功绩的纪功碑,并对立功将领褒奖晋升。第4师的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