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极简拟族史(第1/2页)  禹海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拟族,按其口口相传的历史记录,其与人类乃源于共同始祖,是天神束妫以自己精血所造的生灵。因数万年前不愿接受伪神伏虚的诱惑,才自名“拟“以示与伏虚信徒的人类划清界限,从此分道扬镳并自成一系繁衍自今。

    拟族人对传统的珍视可谓极端,他们认为传统是天神束妫与自己的“圣约”,因此对变革怀有强烈的抵触和敌意。所以即使经历数万年的发展进化,拟族人的生活习性和文明程度仍与最初没有多大差别:掘穴而居,以采撷渔猎为食,拒绝用火烹饪并保留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兽皮蔽体,敬畏自然。故而被人类蔑称为“野人“。

    拟族人对于刀耕火种敬而远之,饮食未经煮熟烹饪,所以常被寄生虫所扰,族群寿命显著低于人类。同时,拟族又多以渔猎为生,时刻处在和自然环境c毒蛇猛兽等的搏斗之中,因此面对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繁衍至今的拟族人皆是身强体壮矫健异常之辈,而且他们的体型比之人类也有了显著的差异。拟族人的四肢更加长而且壮硕,手脚也粗大得多,而且手脚上覆盖的指甲更加厚实坚硬,有利于他们进行奔跑c跳跃c攀登及与野兽搏斗等。除此之外,双眼之间更宽的距离和密度更高的肌肉若不进行刻意比较,倒也不易发觉。

    因此,拟族虽然族群数量远不及人类,但依着身体素质的先天优势及人类族群分化导致的力量分散,长久以来也能够在北部平原上与人类平分秋色双族鼎立。

    拟族拥有身体上的先天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另外的致命缺陷。拟族人生活艰苦又敌视变革,导致文化落后并至今仍未学会使用文字,这些条件制约了拟族人的内部组织形态,使其至今仍是社群部落的形式,而且各部落之间也较少交流。拟族以天神束妫直系血脉亲选之民自称,所以部落中存在专门侍奉天神束妫的祭司,这些祭司即是部落首领。祭司们以能感受天神束妫的旨意,是天神束妫在人间的代言人自居,被部落成员尊称为“司奉“,以为专司侍奉的人。部落司奉的产生并非世袭,司奉能够感知自己的死亡,所以在老一代司奉”殉奉“(拟族人称司奉的死亡为”殉奉“)的半年之前,部落内需要通过决斗的方式遴选出新的司奉继承人。因为按照拟族人的理解,天神束妫将降在司奉身上的意念收回,才会导致司奉的殉奉,而被天神束妫收回的意念,也将会重新降落到部落内某个成员的身上,得到天神束妫意念的这名成员即成为司奉的继承人。被天神束妫选中的继承人拥有了天神束妫的意念,定然能够感受到天神束妫的力量成为部落中最强壮的勇士,而最强壮的勇士必定可以在决斗中胜出而被所有部落成员所拥戴。

    新的司奉决出之后至老司奉殉奉之前需要日夜伺候在老司奉跟前,不仅照顾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接受老司奉的教诲,谨记本族传统和历史。毕竟拟族没有文字,所有历史全靠口口相传。

    各部落司奉之间,也有手段能力的差异,所以所能管理的范围也有差别,能者帅众数万,最次者支配百多人的也有之。拟族内大小部落众多而又缺乏交流的条件,因此在”七年之战“之初,面对人类有序高效的进攻,很难形成有效的抵抗,致使大量中小部落被人类屠杀殆尽。人类忌惮拟族人的彪悍武勇而不敢采取多路分兵星火燎原的进军方式,这才给了拟族人喘息之机,建立了部落之间的联合,并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改变了被人类迅速亡族灭种的命运。但毕竟拟族人口有限,单个人的武勇也难以应对人海战术,所以即便有了联合,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七年之战“中的被动局面,更何况想要依靠竹木石器对抗人类的铁剑盔甲已是十分吃亏,再加上灵术方士和体术武人也能消减拟族人的天生优势,所以若不是及时退守南方百万大山,亡族灭种也只是时间问题。

    拟族认为,南方的百万大山是天神束妫特意为其预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