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追根究源(第1/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了薛讷的话,姚元之心中有数。他决定再次召见王思礼,以便追根求源。这次谈话不在军营,也不在凉州,而在驿馆中。

    听到脚步声,姚元之故作威严。他端坐案后,不拘笑言,欲杀杀王思礼的威风。王思礼进门后,姚元之良久不语。过了片刻,他声色俱厉地问道:“王思礼,你言郭元振有不臣之心,不知有何凭证?”

    见姚元之冷若冰霜,王思礼收敛了许多。他双手一揖道:“末将是大周国军队的总管。他只是个地方官,动辄就来征调末将的军队。郭元振目无王法,越权犯上。”

    姚元之双眼一瞪反驳道:“你休得胡言。郭元振越权不合礼法,有不臣之心,从何说起?”

    王思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眼睛一亮道:“郭元振与几股匪首混在一起,强抢民女,祸害百姓,坏事干尽,威信扫地。他们外结吐蕃,里通外国,还不算有不臣之心?”

    姚元之把脸一冷斥责道:“空口无凭,证据何在?”

    王思礼一时拿不出证据,表情有些尴尬。他脑子一转,来了个缓兵之计。王思礼迟缓了一阵道:“他坏事作尽,罪债累累,明日末将便拿些证据来。”

    王思礼不肯就范,姚元之怎肯罢休?他摆出钦差的架势,气势汹汹地喝道:“你是武将,又是外臣,读书不多,说些出格的话,本钦差自然会原谅的。若污人清白,无事生非,那就休怪本钦差无情!”

    王思礼眼睛一闪,觉得姚元之不好胡弄。他慌忙答道:“末将不敢。”

    姚元之盯着王思礼。从他的眼里姚元之看到了狡黠、惊慌和无奈。于是,谋划着下一步的策略。姚元之来到凉州之后,看到两军之间如此不谐调,深感责任重大。他朝思暮虑,夜不安枕,不敢有一丝懈怠。姚元之深知边关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步步为营,方可全身而退。审问王思礼以后,他又找到郭元振。姚元之在凉州府衙的院子里漫步,尽量显出悠闲的神态。这时,郭元振快步走来,他毕恭毕敬地一揖道:“不知钦差大人召末将何事?”

    姚元之欲落实郭元振通匪之事,并未直言,而是绕了个弯子。他正话反说道:“郭都帅振守边关,劳苦功高。你肃靖地方,招降匪盗,百姓安居乐业,凉州城有口皆碑啊。”

    郭元振爱听奉承话。他只顾高兴,并未察觉姚元之的意图。只见郭元振得意地讲道:“姚大人,末将的些微小事,你在京城也听到了?”

    姚元之不露声色地夸道:“有道是,好事传千里嘛。”

    郭元振一高兴便要骂娘,他出言不逊地骂道:“奶奶的,吾大周国出口西域的商队,多次被他们打劫。末将本想让其改邪归正,报效朝廷。谁知这些人恶性不改,偷鸡摸狗,逼良为娼,又做了许多坏事。老子一怒之间,便将他们投入了大牢。”

    姚元之不动声色地问道:“郭都帅用心良苦,恩怨分明。不知这些人如今关在何处?”

    郭元振向身后一指道:“就关在后院的大牢里。”

    “随本钦差察看一番如何?”

    郭元振连连摇头。他想,大牢里肮脏不堪,岂是钦差去的地方?于是,郭元振一口拒绝道:“那地方臭气冲天,龌龊无比,不是大人落脚之处。况且,那些鸡呜狗盗之徒,出言不逊,粗话连连,大人还是不去的好。”

    姚元之软中有硬,怒发冲冠地吼道:“身为皇上钦差,吾的意思,便是皇上的意思。到你这里难道就行不通?”

    郭元振嗫嚅道:“大人息怒,末将并非这个意思。你是朝廷钦差,有何不可察看?末将的意思是,那地方肮脏得很,有污大人清白。”

    姚元之阴沉着脸喝道:“本钦差若一定前往呢?”

    “如此甚好,末将陪同大人。”

    大牢是个宽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